道德经最经典十大句子精选117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4-05-07 浏览

道德经最经典十大句子

1、道德经最经典十大句子摘抄

(1)、(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2)、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3)、(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4)、(译文)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

(5)、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6)、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一切自然万物,本来就是和谐共存的一体,如果非要定出个善恶美丑的标准来,那就会打乱这个平衡,造成不和谐了。

(7)、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8)、“退”并不是指隐退逃避,消极避世,而是告诉人们在成功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反思,不能一味前进,而是要适当后退。

(9)、了解、通晓别人的人算是很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明白人。战胜别人的人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时有本事的强者。

(10)、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生活其实很简单,不要让它复杂化。快乐开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小窝温暖就好;一顿便饭可口就好;一个爱人知心就好。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13)、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14)、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15)、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1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

(18)、(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19)、译文: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就会越发让人感到难过。因此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20)、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2、道德经最经典十大句子

(1)、比如这个天地间的万物,它们都不辞劳瘁地在造作。但造作了以后,虽然生长不已而并不据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于人,或自恃有功于天地。它们总不把造作成功的成果据为己有。正因为天地万物如此这般,不自占为己有的在作为,反而使人们更尊敬,更体认自然的伟大,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

(2)、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译文)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

(6)、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造化,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

(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8)、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9)、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相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一样,不值得过分自私。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做去。那么,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位居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自己把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

(10)、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1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3)、吞下的委屈             最终喂大了格局。    

(14)、译文:光明之道恰似黑暗,进取之道恰似退守,直达之径反而似曲折。

(15)、太在乎名利了,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太乐于敛财了,往往会遭到更大的损失。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要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灾祸;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喜乐。

(1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译文)大的地域没有边角,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大的形象没有形体。“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17)、越是正直的人,越是经常委曲求全;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显得很笨拙;越是口才好的人,越不轻易发言。

(1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9)、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0)、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的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是最笨拙的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3、道德经经典25句

(1)、再粗壮高大的参天大树,也是从微小的种子生长而来的;九层高的露台,也是从一筐一筐地土堆积建而成的。千里远的旅程,也是靠一步一步积累来的。

(2)、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5)、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6)、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8)、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10)、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11)、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2)、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1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14)、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                                                                       

(17)、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8)、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9)、代表着循环往复。正确的事情循环往复地做,就会出好的结果。错误的行为循环往复地做,就会带来坏的结果。比如:“事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而竭”等等。所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就造就了万物。

(20)、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4、道德经最经典十大句子图片

(1)、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2)、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译文)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译文)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

(7)、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8)、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9)、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难和易是互相形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显现的,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10)、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而不应当繁杂。

(1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1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13)、(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14)、同时,老子在《道德经》更为推崇“水”的精神,也就是道德经最广为人知的“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是最接近于“道”的东西,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然后,道德经中着墨很多,用来解释水的精神,实际上也就是“道”精神,因为大道无形,大道不可言说,老子只有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道,来解释道。

(15)、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1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17)、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18)、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阐明了不争的智慧,避免自己做“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

(20)、第9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5、道德经经典10句话

(1)、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译文为: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6)、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7)、(译文)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8)、大意: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可能大家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行不言之教,为善之人不讲己是善,而到处炫耀唯恐大家不知道这是善的,这样反而就不善了。

(9)、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1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1)、第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2)、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13)、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功遂身退,天下之道.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致虚极,守静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4)、(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译文)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的难事,必然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然从小处做起。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宏达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大的象却没有形迹。

(18)、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知道知足的人,经常都是心满意足的。在西方的观念中,往往赞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在中式智慧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知足常乐,不要奢求太多自己能力外的事情,因为和自身条件不匹配的欲望,往往会带来灾祸,因为你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满足,比如校园贷中的裸贷等等,或者去抢劫、杀人,走上歪路。

(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0)、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大意:真正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当我们也能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4)、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第五十一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11)、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12)、道德经还是一篇非常经典的韵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间全是语言美的高度浓缩,堪比艺术品。

(13)、物壮则老,是谓不道(next88),不道早已。

(14)、(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7)、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