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50字精选119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09-11 浏览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1、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

(1)、晋文公,名叫姬重(chóng)耳,姬姓乃是周朝国姓,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姬发吧,晋国就是周天子嫡系分封的国家。晋文公属于大器晚成的范例,一生文治武功,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2)、从晋文公退避三舍大破楚军的故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

(3)、后来,重耳在秦穆公派兵护送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重耳43岁出逃,62岁回国,流亡在外19年,历经磨难,终于当上了国君。

(4)、知恩图报。退避三舍中,晋文公深知退避的不仅仅是三舍的距离,更是军中的士气、作战的机遇,但他依然做出退避三舍的行动,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感恩之心—感恩当年落魄奔命之时,楚王以国王之礼相待的恩遇。若无宏大的气魄,如何能做到像晋文公这样以大无畏的浩然气概礼让三舍,以感恩他所受到的照顾。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才能成就更高的人生。拥有诚信,人才有了自己的灵魂。坚守诚信,便是在坚守世间最美品质。一个重信誉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才会取得辉煌成绩。正如晋文公因退避三舍,才有了大败敌军的胜果。中华民族历来便以诚信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诚信之人,往往拥有人格的魅力。

(5)、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6)、一天,成王设宴招待重耳,酒酣耳热之际,成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笑笑回答道:“托您的福,我若真能回国当上国君,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以报今日之恩!”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让九十里的意思。

(7)、而晋文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既信守了诺言,同时也没有出卖国家利益,而是将两者变为了有机统一。

(8)、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09集:玄奘上

(9)、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10)、相信小朋友们很快就会爱上它的!一起来听听吧~

(11)、晋文公说:“过去在楚国时,已和楚成王约定,交战时晋军退让九十里,难道可以违背这个诺言吗!”

(12)、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13)、听故事丨《中华上下五千年》19:秦穆公广招人才

(14)、听故事丨《中华上下五千年》01:盘古开天辟地

(15)、人间世事,复杂多变,若全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未必有好的结果。反之,退避三舍,也未必是委曲求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守信用、重承诺,审时度势,礼让在先,抓住时机,最终成就百年霸业。

(16)、几个月后,在秦国作人质的晋国太子圉从秦国逃亡,秦穆公因此怨恨太子圉。于是秦穆公便考虑插手晋国朝政,以图进取中原。而重耳便成为他扶持的首选对象。听说重耳在楚国,便派人来楚国,请求见重耳。楚成王说:“秦国和晋国毗邻,秦君又贤明,您就去吧!”于是,准备厚礼为重耳送行。

(17)、■ 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献公又在骊姬的挑拨下,处死了太子。重耳回去看望父亲,骊姬又进谗言加害重耳,重耳心里害怕,没有向献公告辞就返回了蒲城。

(18)、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众将士们纷纷表示反对,晋文公则说:“行军打仗理直气壮方能获胜,如今我们主动后退,楚国便输了理。他们再主动进攻,我们的士兵反击时,必定心中有气,士气高涨,何愁打不赢这一仗呢!”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9)、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东躲西藏,一直不敢回国,直到晋惠公十三年,重耳才狼狈地离开狄国,来到楚国。

(20)、可领导者时刻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更何况在两国交锋的时候呢,兵不厌诈,就算欺骗他国都在所不辞,何必要为一句曾经的诺言而束缚住手脚。

2、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50字

(1)、这部系列故事《史记中的大启发》基于原著,精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十则人物故事,根据儿童的阅读习惯进行了改编。不仅内容有趣,而且能够折射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诉小朋友一些做事的方法和技巧。

(2)、难怪很多老师说,学生越早接触《史记》,就能越早获得学好文科的金钥匙。

(3)、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就认为历史就是年代+人物+事件意义,就是那些在历史课本上的东西,一条条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枯燥乏味。

(4)、(成语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5)、接下来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退避三舍,就是早年间晋文公在外流亡时曾受到楚王的恩惠,对此晋文公向楚王许诺:若将来不幸与楚国交战,我愿意自觉退后90里路来报答您的恩情。现在便到了晋文公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刻。

(6)、《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小朋友也要多多学习,让自己的小学生活过得轻松愉快哦!

(7)、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8)、■晋惠公十五年(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重兵的支持下,趁着晋国上下一片混乱,回到故国,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这一年,重耳已经六十二岁了。

(9)、(求解驿站)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10)、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

(11)、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12)、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13)、终于,重耳来到楚国。楚王认为重耳大有作为,就非常的客气对待重耳。楚王问重耳:“你当上晋王,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珍宝仆人,大王您有的是,珍禽走兽,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有什么珍宝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回答道:“要是我能到上晋王,我就与贵国友好。如果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

(14)、(故事)晋公子重耳离开了齐都,来到了曹国。曹共公不礼,又赶路到宋国。宋襄公赠其马匹银两后,去了郑国。郑文公亦不礼,又去楚国。

(15)、每个故事,一米还特地节选了一些相关的文言文,并配以浅显的释义,让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一点古文学的气息。

(16)、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大将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17)、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放十几年。

(18)、为了让周围国家认识到晋国已不是沉睡的雄狮,晋文公首先向身边的曹国这个小国开战,颇有一点杀鸡儆猴的感觉。但对志在天下的晋文公来说,他的目标远非如此。攻打曹国只是投下诱饵,而晋文公真正的目标则是当时占据中国南方的楚国。

(19)、从当初说下退避三舍那番话可以看出,晋文公眼光相当长远,早已预见晋楚争霸,终有一天要在战场上相见。

(20)、成得臣以为晋军不敢交战,更加骄横轻敌,结果中了晋军的埋伏,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晋文公没有下令挥师追击,他让楚国的败兵活着逃了回去。

3、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概括100字

(1)、于是,在与楚国交战时,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2)、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18集:史怀哲下

(3)、后来重耳他们又经过宋国、郑国,而到了楚国。楚成王隆重地设宴招待,同时问道:“公子如能回到晋国,将怎么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玉帛珍宝,你们楚国有的是,还叫我用什么报答您呢?”成王说:“虽然如此,总也可以说说怎样报答吧?”重耳于是答道:“倘使托您的福,我回到了晋国,将来万-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下中原,我一定指挥我的部队,避君三舍,以报答您今天的盛情;那时,如果您还不肯谅解,那么,我只好拿起弓箭,以与君周旋。”

(4)、一年,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晋文公实现了他的诺言,下令让军队退避三舍,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成得臣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内容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情,我们不会忘记,所以退让到这。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

(5)、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6)、而且从小学到高中,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文史科目,像小学语文课文的《将相和》《西门豹》;初中学的《鸿门宴》《陈涉世家》;高中的《报任安书》;更有历史课上的政治史、文化史…

(7)、重耳出奔国外时,跟随他的有他舅舅狐偃,还有赵衰、颠颉等人。他们先到晋国北方的狄国。在狄国,重耳娶了季隗,生了两个孩子伯鯈和叔刘;赵衰娶了叔隗,生了赵盾。他们在那里住了十二年。这时晋献公死了,奚齐也被臣子杀了。逃在梁国的夷吾,回国继位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恐怕重耳回来夺他的君位,便派人去狄国进行谋剌,重耳便又逃往齐国。临行,他向季隗告别,说道:“等我二十五年,那时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季隗答道:“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还嫁什么人,该进棺材了。请容许我始终等您。”

(8)、其实与城濮之战有一个很有名的小故事,那就是退避三舍。在重耳还没有当上晋国的国军的时候,他受到了晋献公的追杀,因此流亡在外,重耳在流亡的期间曾经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重耳为了报答楚成王的恩情所以承诺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自己当上了晋国的国军,双方如果展开战争的话晋军会退避三舍来兑现自己的承诺。

(9)、几年过后,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10)、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20集:李文斯顿下(完)

(11)、而利同样也有高下之分。眼前的财务收入当然是一种利,而个人的品牌形象则是一份更大的利,谁不愿意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合作呢?

(12)、锋芒毕露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ngmángbìlù,意思是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

(13)、楚成王用诸侯的礼仪接待了重耳,重耳不敢承当。随从赵衰对重耳说:“您作为晋国的皇子,流亡在外十几年,连小国都对您轻视无礼,何况大国!现在,楚国用如此厚礼款待您,这是上天在保佑您啊!您就不要推辞了。”于是,重耳以宾客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

(14)、典故: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15)、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

(16)、重耳一路逃亡,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比如齐国,宋国,楚国,秦国

(17)、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10集:玄奘下

(18)、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14集:哥伦布下

(19)、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发生冲突。退避三舍这一历史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避避三舍这一历史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讲述的是晋献公他听信谗言,杀了当时的太子,后来他又派人捉拿太子的弟弟重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很快的就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了差不多十几年,他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他来到了楚国,当时楚成王见到了重耳之后,就猜到他以后肯定会有很大的作为,就以很高的礼数欢迎他,把他当作上宾来对待。

(20)、晋文公听从孤偃等人的建议,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中原才是有理有据的事情。

4、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30字

(1)、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2)、   从3月17日起,我们将以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为出发点,为大家讲述“不一样的东周”系列历史小故事。

(3)、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世界历史》第01集:创世纪

(4)、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5)、楚成王又说:“即便如此,您总该有所表示吧!”重耳想了一下说:“托您的洪福,我若能返回晋国当上国君,那我就给您一个承诺:倘若有朝一日晋楚失和,楚国和晋国两军相对,我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君王今日的盛情!”

(6)、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避三舍成语故事6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7)、春秋时期,晋献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申生为太子,乃仁德君子,具长者之风,深受国人爱戴。重耳亦贤,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

(8)、这不仅是千秋美誉,更是对其历史、文学价值的高度认可。这样的一部绝世奇书,无论喜爱文学还是历史的孩子,都绝对不可错过的。

(9)、春秋时,晋献公偏爱宠妃骊姬。骊姬想把她自己所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便将来继任为国君,于是设下阴谍,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先逼死了申生,又要逮捕重耳和夷吾,两人就先后逃奔出国。

(10)、晋献公讨伐异邦,得美女骊姬。后骊姬为献公生育一子,取名奚齐。骊姬意欲让其子嗣君位,于是设计陷害太子申生。接着,骊姬又进谗言,说重耳、夷吾亦为申生同谋。重耳、夷吾听说后,赶紧悄悄逃亡。

(11)、退避三舍看起来像是履行诺言,实际上是军事上的引兵之计,一举两得,不得不说晋文公真是厉害!

(12)、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13)、在历史上有一场很有名的战役,这场战役就是城濮之战,交战的双方是晋军和楚军,最后战争的结局是晋军取得了最后战役的胜利。

(14)、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03集:林肯上

(15)、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16)、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7)、译文: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18)、席间,楚成王对重耳说:“如果有朝一日您返回晋国,当上国君,您将用什么来回报我呢?”重耳恭敬地说:“美女和玉帛,您的后宫应有尽有;鸟羽、牛尾、象牙、犀角,您的土地上物产丰富,我实在不知用什么来报答您。”

(19)、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20)、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

5、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简短

(1)、重耳略加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2)、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02集:华佗传下

(3)、虽然,临阵后退确实会打乱自己的阵型乃至导致士气大跌,但好处也同样存在。

(4)、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曾经沿街乞讨,饱受流离之苦。他在楚国滞留期间,楚成王十分仗义,以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两人很要好。一次宴会上,楚成王开玩笑似的对重耳说:“如果将来公子您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答道:“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回国执政的话,我愿意跟贵国友好,让两国老百姓都过上太平日子。万一将来晋、楚两国非交战不可,两军对阵时,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以报答您的大恩。”不久,重耳拜别了楚成王,应秦穆公的邀请去了秦国。在秦军的护送下,他终于回到晋国执掌了政权,后人称他为晋文公。

(5)、就如同退避三舍一样,让曹国复国也有晋文公切实的利益考虑。如果今天晋国贪图曹国的小利而吞并他,接下来其他的中小国家为了避免被晋国吞并自然都会远离自己,从长远来说这才是更大的损失。

(6)、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世界历史》第59集:柏林围墙

(7)、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又两年,楚成王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援。晋文公的智囊团力挺晋文公救宋。

(9)、退避三舍,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0)、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15集:南丁格尔上

(11)、听故事丨《中华上下五千年》08:盘庚迁都到殷

(12)、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了,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13)、挺身而出(tǐngshēnérchū)是一个中国汉语词语,意思是挺直身体站出来的意思。

(14)、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

(15)、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19集:李文斯顿上

(16)、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却因此中了晋军的埋伏,大败。晋文公趁此机会,约了各国诸侯召开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当上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17)、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8)、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19)、重耳略加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20)、锁定(成长说),每晚都能听到最精彩的睡前故事、每晚都能获取新知识,最重要的是,每天最温馨的亲子时光将在这个点开始哦。

(1)、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2)、重耳辗转于各列侯国,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楚国。当时的楚国,在楚成王的领导下,正值强盛。成王早闻公子重耳是当时贤人,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3)、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4)、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成语中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属于后者。此外,晋文公此举还有回报当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成语告诉人们,退并不一定代表软弱可欺,相反应该谨慎,以防有诈。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懂得绕个弯,退一步,还是会有更宽广的路。

(5)、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实现他的诺言。楚军将领成子玉误以为晋国怯战,轻敌冒进,在卫国的城濮中了晋军埋伏,楚军大败,史称“城濮之战”。

(6)、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7)、春秋首位霸主齐桓公去世后,中原群龙无首,楚国乘势崛起。而晋文公刚即位,这正是他实现野心的绝好时机,于是先翦除楚国的羽翼,击败曹国、卫国,迫使两国与楚国断交。晋文公继而联合秦国,攻打亲楚的郑国,阻止日后楚国的北进。

(8)、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第16集:南丁格尔下

(9)、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

(10)、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末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11)、听故事丨《中华上下五千年》07:商汤讨伐夏桀

(12)、信守诺言。当晋楚两国交战,涉及国家利益之时,晋文公仍然没有忘记诺言—退避三舍。与其说是时代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不如说是晋文公的人品成就了他的霸业。退避三舍,让他与对手作战时站在了理义的高度。一个人只有信守诺言才能取得成功,一个国家只有诚信才能愈发繁荣昌盛。

(13)、听故事丨《中华上下五千年》02:神农尝百草

(14)、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于是,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15)、众将士觉得很有道理,一口气退了三十里,楚军则逼进了三十里。晋军再退,楚军再逼,总共退了九十里。

(16)、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17)、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国不仅取得了军事上击败第一强国的胜利,同时在政治上以退为进通过对楚国报恩来向天下证明自己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哪怕在战场上这样万分危机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18)、 随从回到楚营,告诉了楚子玉。楚子玉一听就火冒三丈,要与重耳决一雌雄,于是,他带了兵马不可一世地向晋营扑来。晋中军元帅先轸一看楚军开过来,就摆开阵势准备应战。狐假说:“慢,且慢!当初主公在楚王面前许诺,晋楚治兵,要退避舍,与其周旋,不与交兵。今天我们不能忘了楚王的恩遇,更不能不讲信誉!”先轸说:“狐偃讲得对!”就颁布军令后撤三十里,晋军后撤了三十里,楚军进逼了三十里,就这样晋军有计划地后撤了三次,楚军穷追不舍地前进了三次。楚子玉不知道晋军元帅先轸用的是纵敌、骄敌、诱敌深人的战略战术,结果在城濮一战中落了个身败名裂、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

(19)、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