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典故出自哪里精选70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09-02 浏览

老马识途的典故

1、老马识途的典故是什么时期的

(1)、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2)、鲁庄公得知齐国出兵的消息后也赶往济水为齐军送行,并主动提出自己愿率本国兵马随齐国一同救燕。

(3)、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4)、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5)、齐桓公闻讯亲自出迎,二人行过礼后便来到帐内分宾主落座,齐桓公先向虎儿斑表达了谢意,进而开口问道:“此次讨伐山戎,应该从何处进兵?”

(6)、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吧。”

(7)、临淄人讲临淄成语典故,临淄成语典故滋养一代代临淄人。

(8)、齐桓公问道:“你的办法可以一试,只是要去哪里寻找蚁穴呢?”隰朋回答说:“冬天时蚂蚁喜欢呆在温暖干燥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在山的阳面建巢,而夏天蚂蚁喜欢凉爽的地方,因而多在山的阴面。如今正值隆冬之际,蚁穴定在山阳一侧。”

(9)、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和敌人交手后很快把他们打得溃不成军。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短期内不再有反手之力。不过,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道路都变了样子。想按照标记寻找来时的道路已经变得十分艰难。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众人一筹莫展时,管仲发现老马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在征得齐桓公同意后,他们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

(10)、将近傍晚之时,管仲回到里岗向齐桓公汇报说:“我看此谷并没有虎将军说的那样险恶,主公只管放心向前,我自有破敌之策,虎将军若有顾虑,也可跟在大军的后方。”

(11)、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12)、齐桓公听完打发走了俘虏,又将管仲等人叫来商议说:“如今山戎已遭遇重创,绝不可再给他喘息的机会,我军应继续追赶,以防再生变故。”众人点头称是。

(13)、稳定了令支的局势后,齐桓公让人将几名俘虏带到跟前问道:“你主此去,将会投往何处?”俘虏回答说:“此去向北乃是孤竹,与我国素有来往,我主肯定是去那里避难了。”

(14)、老马识途: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5)、管仲思索了好久,心声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16)、"老马识途"的典故告诉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有经验的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17)、临淄区文化和旅游局、临淄区融媒体中心、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推出——临淄成语典故我来讲,齐国历史文明听我说。

(18)、而眼下已进入隆冬,山上的草木完全枯黄,落下的树叶也遮住了来时的道路,地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大军在山中来回绕了几个圈,竟然迷失了方向,最后怎么也找不到出路了。

(19)、宾须无并不与对方交战,带着部队直往前冲,而山戎也不追赶,只向着后方主力围攻,然而等到戎兵挥刀砍下齐军头颅后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主力不过是用铠甲包裹的树枝草木而已。

(20)、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同前往。齐军于春天出征,到凯旋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出现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2、老马识途的典故出自哪里

(1)、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

(2)、饮水的问题解决后,下一步就是要寻找出路,而管仲这时受到隰朋的启发,也想到了一条绝妙的策略,他告诉齐桓公说:“臣听说老马能够记得道路,而我军营中的一些马,是当初虎儿斑留下的,不如挑选几匹年龄较大的,让它们在前面引路,兴许能带我们走出这里。”

(3)、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说:齐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迷失了道路,不知该怎么走,大家很着急。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作我们的向导,它们有经验,认得路。”于是挑选几队老马,放它们走在前头,队伍跟着走。结果,果然找到归路,平安地回来了。

(4)、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5)、离开伏龙山后又走了几天,大军终于抵达了燕国都城,燕庄公感激齐桓公劳师远征,本想挽留齐桓公多住几日,齐桓公却因国事繁忙急于返回临淄,燕庄公只得应允,并亲自为齐桓公送行。

(6)、"老马识途"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典故内容为:春秋时期,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恒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7)、现在,虽山川、沟谷、原野、滩涂已变,但周围许多古迹尚存。在迷谷之东3里许,有一村庄叫“迷谷村”;在该村之东5里许,尚有孤竹城遗址;在迷谷之北不远,有“迷谷寺”遗址;在迷谷西北5里许,龙山山腰石壁上尚存齐桓公浮雕像;在雕像下50米处,尚有齐桓公凿开的“龙泉井”井水至今仍清冽可口;在龙泉井北50米处,有龙泉寺遗址;在与迷谷相对的滦河东北地区,三座山上曾分别埋葬着孤竹国长、次、少三君;在孤竹城遗址北滦河河心小岛上,有孤竹老君庙遗址;在迷谷近处的小山上,曾发掘一商代古墓,墓中出土的商代青铜鼎在市博物馆珍藏。

(8)、亦作“识途(涂)马”。清代诗人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璧斋话别图》诗∶“谓我识涂马,招我来咨陬。”清代史学家赵翼《重赴鹿鸣宴恭记四首》之四∶“智可识途推老马,才渐横海掉长鲸。”现代作家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9)、老马识途的传说是由秦皇岛卢龙县申报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国成语典故的宝库里,“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卢龙。

(10)、“老马识途”这一成语,国人几乎妇孺皆知。然而,这典故原发生在何处,知之者却不多。其实,这故事就发生在河北省东部的迁安市与滦县交界处的龙(泉)山脚下、滦河岸边的“迷谷”。

(11)、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向一切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包括动物学习。从而掌握一些经验,甚至获得生存的秘诀。

(12)、“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13)、齐桓公和管叔商量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带兵前往北方攻打入侵燕国的各个部落。这次征讨敌人,路途相当遥远。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远征。齐桓公为这次长征进行了十几年的充分准备,并亲自带兵前往,国相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同出征。

(14)、齐桓公回答说:“目前局势尚不清楚,君侯可先按兵不动,将来若有需要,寡人一定亲自写信求助。”鲁庄公闻言便返回了鲁国。

(15)、马的脸很长,鼻腔也很大,嗅觉神经细胞也多,这样就构成了比其他动物更发达的“嗅觉雷达”。这个嗅觉雷达不仅能鉴别饲料。

(16)、齐国的军队出征的季节是明媚的春天,而班师凯旋时已是寒冷的冬天,加上白雪的覆盖,沿途的草木全都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回归的路。在大家不知所措时,管仲对齐桓公说∶“大王,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作我们的向导,带引大军走出山谷。”齐桓公大喜,同意试试看。于是,管仲挑选了几匹老马,解开缰绳,卸下鞍具,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了山谷。

(17)、一道院墙引发两小区住户冲突 业主盼将问题早日解决

(18)、有一次跑买卖,两人住进了一家客栈,当晚遇到了盗贼,结果,二人的马也被偷了去。他二人和店主一起报了官。几天过去了,官府没有任何消息。鲍叔牙就和管仲商量,准备次日回家。二人正在店中闲坐,忽然远出传来“得、得、得”的马蹄声,愈来愈近,他俩急忙跑出去观看,是两匹马,一黑一白,朝着这家客栈奔了过来,停在了客栈的大门口。鲍叔牙和管仲定睛一看,喜出望外,正是自己被盗贼盗走的那两匹马。

(19)、于是齐桓公下令,将这超出的五十里地全部割让该燕国,以弥补自己的过错,燕庄公大为感激,等到齐桓公离开之后,他便下令在齐桓公所赠之地上建起一座城池,名为“燕留”,以此来歌颂齐桓公的恩德。

(20)、《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3、老马识途的典故

(1)、好人好事:闫家店小学宋老师偶遇八旬老人主动护送到医院

(2)、齐桓公非常着急。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说:“我听说老马能够记住自己走过的道路,我们不妨令人挑选几匹老马,让他们走在队伍的前面,或许可以找到出路。”

(3)、齐军到达孤竹时,密卢已经进入城中,齐桓公按照管仲的建议将其都城团团包围,并切断了城中的粮草供应。

(4)、齐桓公征求管仲意见,管仲回答说:“兵贵神速,如果绕道定然措施最佳战机,我请带人先去勘察一番再说。”齐桓公便让众军原地待命,管仲则带着数十人先行进入谷中。

(5)、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6)、走了没几天,部队再次来到了伏龙山,当初经过这里时正值春天,又有虎儿斑带路,因此大军很快就通过了此地。

(7)、(老马知路)宋·陆游:“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8)、那么燕国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呢?原来就在不久前,紧邻燕国的游牧民族山戎大举进犯燕国,燕庄公无力阻挡,只得向齐桓公求助。

(9)、据传,管仲之所以知道老马识途,主要缘于他亲身的经历。早年他和鲍叔牙在一起做买卖,有一年,他在外面买了一匹良马,这匹马浑身上下墨黑,惟有四只蹄子洁白如雪,卖马的人告诉他,这马名字叫“雪里站”,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后来,鲍叔牙在管仲的参谋下也买到了一匹良马,这匹马浑身上下雪白,惟有四只蹄子漆黑如炭,也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10)、亦作“老马知路”。南宋诗人陆游《东窗遣兴》诗三首∶“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11)、管仲思索良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战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让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2)、有一年春天,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远征讨伐孤竹国。战争相持了很久,一直到冬季才结束。当他们返回时,大军在茫茫无边的沙漠里迷失了道路。

(13)、时间一长,军队的粮食越来越少了,相国管仲意识到如果再不找到出路,大家都会困死在山谷里,必须赶紧想出一个主意。

(14)、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部队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5)、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16)、此时,草木已经枯黄,不是原来的摸样了。齐国军队在山中转来转去,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了。

(17)、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8)、亦作“老马知道”。唐代诗人杜甫《观安西兵过赴观众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19)、②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选自《韩非子 说林》)

(20)、(存老马)唐·杜甫:“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老马识途的典故50字

(1)、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2)、齐桓公无奈之下,只得派探子前去找路,可一连派出几批都没能成功,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军队的储水也日渐减少,大军随时有困死于山中的危险。

(3)、“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引导作用。明代小说家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一回“臣闻老马识途,无须与山戎连界,其马多从漠北而来,可使虎儿斑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清代诗人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4)、后来,人们就用它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5)、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 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

(6)、齐桓公听了高兴的说:“此计甚好。”于是派隰朋带着大量金帛前往无终,无终国主得知了隰朋的来意后欣然答应,立即派大将虎儿斑率兵两千跟随隰朋回到了齐国。

(7)、处理完善后工作,齐桓公又留下一支军马负责守城,然后便领着大军离开孤竹,往令支方向返回了。

(8)、燕庄公于是建议说:“既然如此,此去向东八十里有一国名无终,虽然他们和山戎同属蛮夷,但彼此却有着很深的仇恨,而我国与无终近年来又多有来往,无终国人熟悉地形,君侯若能争取到他们的相助,则可事半功倍。”

(9)、第二天清晨,王子成父和赵川换下虎儿斑担任先锋,二人按照管仲的指示,先将马匹的嘴用笼子罩住,又用棉布将车轮裹起来,使得队伍在行进时没有一点声响,之后二人便带领部队悄悄往山的两侧走去。

(10)、通常生活在草原上的马,有的甚至可以感觉到空气中所含有的微量水汽,还能在数里之外找到水的来源。并且马的耳翼很大,而且耳部肌肉发达、转动相当灵活,位置又高,内耳中有一种特殊的“曲折感受器”,是用来辨别运动方向以及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分布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