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代表作品精选61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09-02 浏览

顾炎武代表作

1、顾炎武代表作

(1)、参加顾炎武书法研究研讨会有:中央美院硕士生导师邵彦,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鲁力,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会主席王伟林,清华大学博士后、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顾工,浙江省书协副秘书长、《美术报》首席记者蔡树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书画研究所所长邱世鸿,旅日华侨朱翔,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夏小双,中国书法家园网总编辑孙大权,《书画艺术》执行主编薛源,上海《书与画》杂志责任编辑凌云之君,上海《书与画》杂志编辑袁媛,上海著名书画评论家王琪森、何柏青,著名书画独立策展人史军萍,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沈慧瑛,著名作家杨守松,著名书法家陆家衡,苏州著名书学理论家王渊清先生,昆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庄吉,昆山市文联副主席王清,昆山市市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王金春,昆山市市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居永良,昆仑堂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沈江先生,昆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斌、霍正斌、蒋志坚,创新文学网编辑部驻苏州特派代表、作家褚福海,《顾炎武书法研究》一书亭林印刷厂董事长包建栋,以及在昆山的部分书画家。

(2)、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3)、作为儒家的忠实信徒,顾炎武是以弘扬儒家“仁道”为职志。关于“仁”,孔子有“仁者爱人”之说,《中庸》则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之说。顾炎武则兼取其说,将孔子“仁爱”说发展为“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的“行己有耻”说,而将《中庸》“亲亲为大”说发展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的“人必有私”说,使“仁爱”和“私情”得以联系起来,在这种联系中,“私情”被理解为“仁爱”的必然体现,这是顾炎武对儒家“仁学”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其意义在于从儒学理论上达成了“仁”“私”统一。

(4)、第七讲 顾炎武的史学思想及其成就(含舆地、金石)(2021年9月11日)

(5)、王氏自小受到严格的家教和礼义约束,进入顾家后,对待公婆异常孝顺。抱炎武为嗣子后,教子有方,其“未嫁守节,孝顺公婆,立后训子”的事迹,广为乡人传颂。崇祯九年(1636年),被御赐“贞孝”牌坊,其事迹被载入《明史·列女传》。

(6)、书法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书法作品展》、《首届隶书作品展》、《首届扇面书法大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以及《江苏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展》、《江苏书法篆刻晋京展》、《吴门书道进京展》。

(7)、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他却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匹夫兴亡,天下有责。”——这乃是文明社会的“人权”意义所在。----凡夫在《思想碎片》

(8)、如果你今天错过了这场历史大戏,不要紧,小龙悄悄告诉你,5月31日还有一场高大上的戏曲盛宴哦,苏剧《国鼎魂》(代表江苏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两个剧目之一)将在南信大上演!

(9)、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书画市场,同样发展也很快,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现象。书法欣赏确实是个难题,特别是书法鉴定,更是难上难。基于此,作者俞建良将积累的三十多年经验,又花了十年的时间,并得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薛永年教授,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新先生的支持,整理出版《顾炎武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题写了书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国家一级美术师、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陆家衡先生为扉页题字。

(10)、(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石开先生访谈(下)

(11)、国家一级美术师、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陆家衡先生为《顾炎武书法研究》题字。

(12)、可实往谓“多好下和是义”?在中国传统中国和然中,“多好下”具有双重天也而涵,既指看可上想的文明秩序,之都是对以中原为中心的也而来地来对是心空间的想立小。列文森指出:在古代中国,“早水也远这大的‘国’是一个权能看可体,与此相远这大较,多好下则是一个价值体”。作为价值体的多好下,乃是一套文明的价值以及相可实往对一的典章制度。顾炎武有“亡国亡多好下”中国和然说,国不过是涂朝的权能看可秩序,用得之多好下乃是才人中国和然着声海心以中多皆准的文明秩序,不仅适用于一朝一国,心以中多且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普也而来地来对的,国家可亡,用得之多好下不能亡,否则他水想人人相食,成为霍布事也而来式的丛蒋也而来地来对是心。----许纪霖《家国多好下》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13)、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的顾炎武公开课日前在山东省图书馆大明湖分馆开讲。这个系列课程为面向社会群众和广大d员干部的公益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课程,苏州大学哲学系作为教学单位。

(14)、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不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5)、刘洁修对顾炎武的著述一一翻检,仅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发现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6)、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二十八日生于昆山千灯镇。其曾祖顾章志为江东望族。顾炎武原为顾同应(早逝)之子,过继给堂伯顾同吉为嗣;嗣母(王逑之女)十六岁遗寡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

(17)、在顾炎武“修己治人之实学”思想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作为一个“治道”理念提出来的,其思想特质在于:一般儒家王道政治观是基于视天下为君主一人之天下的天下观,由此将天下系于君主一人,使君主独负天下兴亡之责;顾炎武的“治道”理念则是基于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天下观,由此将天下系于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共同分担天下兴亡之责。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观,突破了传统儒家“君主独治天下”的专制主义王道政治观,具有了近世“天下人共治天下”的治理意识,这是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伟大启蒙学者最具政治启蒙意义的一个观念。

(18)、内容简介:顾炎武解读家、国、天下的关系:家是血缘关系的组织,国是政治关系的组织,而天下由地理意义转换为文化意义,具有普遍的基础德性。这种德性是匹夫之贱的人都要对其负责任的根源。天下构成了家、国,家、国再通过教化百姓来保住天下。顾炎武的天下观,不但具有伟大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而且从深层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基础,这对于当下普及公民道德,解决文明冲突以及建立人类文化共同体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9)、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20)、然而,顾炎武人物本身的故事细节并不是特别丰富,也缺少小书创作强调的“情”,这也是中篇弹词《顾炎武》在创作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从2017年5月开始,胡磊蕾开始了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段时间里,她查找了大量的资料,通过看后人对他本人和著作的总结和评价,多角度地了解顾炎武。同时,对资料当中的一些细节和故事点延伸放大,再将这些一点点碎片式的故事细节,通过合理的虚构串珠成线。比如顾炎武在南明小朝廷的时候被聘为兵部司务和在昆山起义的的简单史料就被扩充为第第二回书。虽然书中的人物,有的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从整部作品来看,绝对是基于尊重史实基础上创作的。

2、顾炎武代表作品

(1)、在这个戏中,我从武生到正末、老外,跨行当、跨家门出演,不仅年龄跨度大,而且精神层次多。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昆山人以及世人了解这位清学“开山始祖”,也期许《顾炎武》能够成为新时代的经典,永远演下去!

(2)、令人遗憾的是,出于身体原因,盛小云将无法参加本次首演。即便如此,这一次的演出阵容依然非常豪华。盛小云透露,本次出演的大部分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可以说是全江苏省评弹界最好的演员团队。团队在准备过程中群策群力,前期彩排和联排已经进行了好几轮,也请专家团队提出了许多意见。

(3)、研途上|刘文华:清华园,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4)、当我借助昆曲的表演传统来体验顾炎武这位先贤时,其实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一怕,先贤的痛楚与孤独,自己体悟不够深刻;二怕,在创造与转化中对昆曲的纯正有所减损。所以,努力用心感知曾经行走在中华文明版图上的顾炎武,努力用昆曲原汁原味的表现手段来刻画顾炎武,始终是我脑中紧绷的两根弦。

(5)、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与友人书》

(6)、孙惕表示,《顾炎武》作品在规划立项之初,就得到了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曲协、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文联、千灯镇d委政府等各方的关注,并在资金、技术、人力安排上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让这个作品的成功有了一半的保证。

(7)、《日知录》始撰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顾炎武绝意仕途,并以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

(8)、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激励着一代代有志气的中国人。陆人民表示,顾炎武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们还是要用这样一种勇气和精神,去复兴文化的繁荣。评弹作为曲艺艺术,与一般的教育类讲座相比,有很好的舞台表现力,而且有音乐的升华,说唱弹噱更能让百姓接受,可以说是寓教于乐。

(10)、《日知录》,是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是作者积三十余年心力编次而成的,旨在资治,“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11)、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人生无限!谨以此文宽解所有的考生以及他们的父母。真正的考场并非在学校??!敬请所有考生同学淡定!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盖着小廉则着小新不取,着小耻则着小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着小耻也。----顾炎武

(12)、宋宗羲、顾炎武、游外是如和说、唐甄这些文化思想家。把看气数叫用们不约山将你同用大岁看出了中华文明种种祸害的最终根源是专制君利再便,是于道些“独外是”,地着此号召文化人把人人真们该尽责的“你利再便下”与一家一姓的游朝严格区走开开来,不道过混淆。一家一姓的兴亡,只是私就而;你利再便下夫笑众的生死,数叫会四作是公就而。----余秋雨《中国文脉》

(13)、昆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市文联副主席王清先生发言。

(14)、顾炎武出身名门望族,高祖、曾祖、祖父都被载入《明史·列传》。顾炎武刚出生,就被绍芾抱去,做了他的嗣孙。绍芾是炎武亲祖父绍芳之弟,曾参加科举考试,院试成绩差,靠捐纳进了国子监,后来以贡生身份多次参加乡试,但直到50岁也没能中举,最终摒弃科举。他有个独生子同吉,18岁订婚,未到结婚,因病离世。按当时习俗,同吉未婚妻王氏本可另嫁他人,但王氏却认为,既然跟顾家订了婚约,就理应守约,不能毁约,于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归顾家守贞。就这样,王氏成了炎武的嗣母。

(15)、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顾炎武《顾炎武诗选》

(16)、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17)、上海书画出版社主要骨干对《顾炎武书法研究》一书进行审阅,感受到了作者不仅仅是对顾炎武书法的研究,而是顾炎武研究的新突破。

(18)、2018年10月21日,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盛小云牵线,江苏省文联、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文联与千灯镇人民政府四方联手打造的中篇弹词《顾炎武》将在昆山当代昆剧院剧场举行首演。

(19)、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20)、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3、顾炎武的著作主要有

(1)、《四库全书总目》则分作十五类,即经义、政事(卷八至十二)、世风(卷十三)、礼制、科举(卷十六至十七)、艺文、名义、古事真妄、史法、注书、杂事、兵及外国事、天象术数、地理、杂考证。

(2)、第三回 《索帖》马志伟  陆人民  张建珍

(3)、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4)、顾炎武14岁取得明诸生资格,与昆山(今江苏)同窗归庄(字尔礼(1613—1673)明末书画家、文学家。主要成就,起兵抗清)兴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至18岁时,二人应南京乡试,共入复社;顾、归二人个性特立耿介,时人号为“归奇顾怪”。顾炎武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而屡试不中;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崇祯十六年(1643)夏,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捐资助饷,纳国子监生,立志报效国家(见《南明史》)。

(5)、《日知录》的编纂集中体现了顾炎武著书立说的三个原则:

(6)、作为“经师”,顾炎武的经学向来以“精于考证”著称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左传杜解补正》称“博极群书,精于考证,国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清代考据学者普遍推崇顾炎武,如扬州学者汪中称“古学之兴也,顾氏始开其端”,常州学者洪亮吉称“我国家之兴,而朴学始辈出,顾处士炎武、阎征君若璩首为之倡”,都是看重顾炎武“精于考证”的本领与功绩。民国初年,扬州学者支伟成著《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将顾炎武置于“清代朴学先导大师列传”之首,视之为清代朴学(考据学)首席先导大师。

(7)、综上所述,可对一代通儒顾炎武作出如下历史定位:在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他是一位杰出的启蒙学者;当祖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他是一位坚定而有独特思想和情操的爱国者;在学术发展史上,他是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历史转变过程中一位继往开来的学术大师。(作者:周可真,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本文为山东省图书馆顾炎武公开课第一讲的讲稿)

(8)、自定居华阴后,顾炎武再也没有回过山东,更没有再入京师,只是往来于秦、晋之间,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做了一次长途旅行,目的地是嵩山少林寺。当年十一月返回华阴,他写下《五岳》诗,自我表白了二十余年来之所以“行游”北国是因为不肯做异国臣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顾炎武自华阴出游山西曲沃,翌年正月在曲沃病逝。

(9)、这部原创中篇苏州弹词是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青年作家、编剧胡磊蕾执笔完成,旨在通过评弹的艺术形式,推动顾炎武思想和曲艺文化的弘扬传承,文艺联袂、共襄源地,创编炎武精品。

(10)、民族英雄张名振以死殉国之后,顾炎武于淮安结识挚友王略(民族义士,淮安人)、万寿祺(徐州人、民族义士,生卒1603-1652年);仍与好友陈忱(民族义士、作家、吴兴人,生卒1615-约1670年)、吴炎(明亡,改号赤民,吴江人,生卒1624-1663)、潘柽章(民族义士、史学家,吴江人,生卒1626-1663)、王锡阐(天文历算学家、民族义士、吴江人,生卒1628-1682)等人共结“惊隐诗社”,表面以“故国遗民、优游文酒”,其实以诗社为掩护,秘密进行抗清活动(见汪曰桢《南浔缜志》)。

(11)、第十讲 顾炎武与《日知录》(2021年10月30日)

(12)、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顾炎武《精卫》

(13)、第八讲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观(2021年9月25日)

(14)、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炎武的哪一本书.却从未有人点明.

(15)、知识渊博,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清初三先生”或“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6)、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7)、沈鹏先生题写的“顾炎武书法研究”及《顾炎武书法研究》作者俞建良的题记,捐赠给昆仑堂美术馆。

(18)、先前在书上了解过顾炎武这样一位大儒,但是这出戏给了我一种不一样的观感吧。曲牌的填词特别展现编剧深厚的文化功底,并且本身剧本是用几个时间节点在短短几个小时来讲述顾炎武一生的故事,很显功力,让人眼前一亮。我印象最深的是“对狱”这一段,那种在家国灭亡的痛苦中承担延续文化重任的决然,我觉得是对亭林先生最好的刻画。

(19)、这样铸出的钱,既粗恶,又把古人的传世之宝毁坏,两边都没好处。顾炎武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治学上严谨扎实,堪称楷模。这在《日知录》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20)、顾炎武自己对科举考试也是心不在焉,崇祯年间与同乡同学归庄一起,积极参加复社的活动,常跟四方之士打交道,荒废了科举学业,虽屡次参加乡试,却每试皆败。当时,在农民起义军和清兵双重打击下,明王朝已然摇摇欲坠。炎武常读邸报,对于国内政治和军事形势大体了然,他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又自觉经世乏术,愧疚难当!27岁乡试再次落第,他毅然决然放弃了科举,义无反顾投身到为国分忧的实学兴邦的事业中。

4、顾炎武写了什么书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的传世名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