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资料200字精选148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4-05-15 浏览

茨威格资料

1、茨威格资料简介图片内容

(1)、夫妻最初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罗兰在罗马搜集资料时,和妻子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一个尘封3世纪的“金矿”:一批17世纪之交的歌剧初创者们留下的音乐、诗歌,无人知晓。夫妻俩白天去图书馆抄写乐谱,晚上一起弹奏欣赏,陶醉不已。克洛蒂尔特还带来了丰厚的嫁妆,两人得以遍游欧洲;罗兰还因此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开阔了见识,这些后来都被他写入书中。但他很快就觉得自己难以融入上流社会的高级知识界,后者“散发出灵魂糜烂的腐朽恶俗气息”。

(2)、9月15日,罗兰在《日内瓦报》上发表了《超乎混战之上》一文,这也是他人生第一篇政论。他呼吁尽快结束战争,宣称各民族、各国文化都有其固有的优点,应当互相尊重;还建议成立“最高道德法庭”来制止这场战争。

(3)、“我生命的每一秒钟都被我想象中的人物夺走。”克洛蒂尔特勉强接受他搞创作,她只希望丈夫能一举成名,于是再三催促罗兰带着手稿去走访文艺界的权威人士,请求他们提拔,让罗兰感到屈辱。而且罗兰醉心1789年大革命历史,最初创作都是革命题材的戏剧,知音寥寥。直到1898年,他的剧本《阿艾尔特》《群狼》才先后在舞台上映,但文艺界反响平淡。克洛蒂尔特美梦破灭,但罗兰不为所动,两人终于在1901年离婚,分道扬镳。

(4)、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一个生性浪漫的人如愿以偿地拥抱自己的理想爱人。

(5)、罗曼·罗兰式的表达意味着激情澎湃,解剖心灵,追求崇高,常常探讨生命、斗志、梦想、爱与勇气,很多句子因之成为金句名言,广为传抄。就像他所偏爱书写的人物,罗曼·罗兰一生钟情英雄主义,他说:“我所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6)、1939年9月3日英国宣布参战。茨威格和比自己小17岁的女友兼秘书夏洛特·阿尔特曼(“洛特”)加入英国籍。两人侨居英国期间,茨威格是在一边创作《玛丽亚·斯图亚特》一边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和洛特渐渐走近,发展成恋爱关系的。1939年,茨威格缔结第二段婚姻,之后至死没和洛特分开。

(7)、他的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富歇》、《玛丽·安东奈特》以及他惟一的长篇小说《爱与同情》先后出版,并且一再重版,茨威格是翻译语种最多的现代德语作家。

(8)、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伟大的悲剧》

(9)、但在罗兰生活的时代,法国盛行绝对真实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茨威格形容其时占据舞台的是“通奸故事,琐碎的色情冲突,从来没有触及全人类的道德伦理问题”,自然主义将生活引向“狭隘、平庸和琐碎,可罗兰想要凌驾于摇摆不定的现实之上,想要那永恒理想的伟力”。他似乎注定孤独,也倍感失意。罗兰曾在写给易卜生的信中说:“我对周围一切感到太格格不入,所以我写作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我写了五六个剧本,写完一个又一个。可是,我有时不由自主地由于这种孤独而心烦意乱。”

(10)、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11)、恐惧是一面哈哈镜,它那夸张的力量把一个十分细小的、偶然的筋肉悸动变成大得可怕、漫画般清楚的图像,而人的想象力不从心一旦被激起,又会像脱缰的马一般狂奔,去搜寻最离奇、最难以置信的各种可能。

(12)、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无度的。——《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13)、因为人只要有过一次真诚地对待自己,那他就会永远真诚地对待自己;猜得出自己秘密的人,就会发觉大家的秘密。

(14)、从1934年离开祖国奥地利,茨威格就开始在伦敦定居。1940年英国对德宣战后,他去过美国,后来到巴西住下来。茨威格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样穷困潦倒。他在物质方面非但从未感觉到匮乏,而且还是受到特殊礼遇的共和国贵宾。他举行的作品朗诵会上,总有万人空巷的盛景;在美洲的演讲旅行,同样深受欢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取得了英国国籍,还拥有巴西的长年签证,并不像一些流亡的犹太人居无定所,备受歧视。

(15)、这部小说也让罗兰与第二任妻子结缘。玛丽亚·巴甫洛夫娜原籍是俄国人,母亲是法国人,她在出版社校对俄文版《约翰·克利斯朵夫》清样时,感动不已,立即给罗曼·罗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罗兰很快回信了,并赞赏她的诗“饱含火热的岩浆”。两人两地飞鸿整整5年后,1934年,68岁的罗曼·罗兰与玛丽亚结婚。在以后的岁月里,玛丽亚身兼罗兰的助手、秘书,忠实照顾着他的起居。

(16)、当时的人们不曾想到,该小说问世的第二十个年头,茨威格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在巴西的寓所双双结束生命。在绝命书中,茨威格说自己是“神智清醒地”告别人世的,因为他的心力在“漫长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岁月中已消耗殆尽”。

(17)、茨威格自杀之前,德国法西斯上台,纳粹分子陷入狂热状态。他们焚烧进步作家和犹太作家的书籍,以表示对法西斯主义的信仰,对元首的忠诚。大批进步人士,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作家受到迫害,关进集中营,或被迫流亡国外,德国国内一片白色恐怖。

(18)、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19)、一个人什么东西都能逃避,惟独逃避不了他自己。

(20)、小图读的是这个版本的《昨日的世界》,32开硬壳精装,锁线装帧,舒昌善先生翻译特别流畅,阅读体验很好。小图找来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同一系列、同一译者的这几本茨威格作品,感兴趣的书友也可以一起带走。

2、茨威格资料200字

(1)、  从百年前被贩卖的劳工到今天的归化运动员

(2)、  陈尚君|出版三十年后回头看《全唐诗补编》

(3)、 朱生坚|从“湖心亭看雪”谈起:张岱的癖好与抱负

(4)、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终将死去;我们必须徒步行走;我们一辈子都处在死亡的包围中,都面对着乌有,我们是现实的奴隶,我们是走在没有出路的迷宫中的流浪者。

(5)、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com

(6)、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7)、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8)、思想虽然没有实体的,也要有个支点,一失去支点它就开始乱滚,一团糟地围着自己转;思想也忍受不了这种空虚。

(9)、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10)、纪德写道:“罗曼·罗兰的责难令我难过……至少我十分敬重他的精神人格。我相信《超然于混战之上》的作者,肯定要严厉评价老迈的罗兰。这支老鹰筑好了巢,就在巢中安歇了。”他并且尖锐地回击,“说假话,及以保持沉默的方式说谎,似乎是合时宜的”。

(11)、罗曼·罗兰最初一直在写剧本,他晚年在回忆录里自述:“戏剧过去是,如今仍然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据统计,他一生共写了21个剧本,公开发表过的有15个,流传下来有书可查的有12个,而真正在舞台上演出过的,尚不到一半。

(12)、直至一战前,茨威格都走得一帆风顺。他喜欢有意识地四处游历,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接触。从1908年开始,他与弗洛伊德通信长达20多年。他与比利时著名诗人维尔哈伦、法国的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先后成为挚友。与他们的交往让他眼界开阔,创作水平提高得很快,也孕育了他日后每每引以为傲的“世界性的眼光”。

(13)、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14)、历史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无法使业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绝无仅有的一小时,所贻误的,千载难以赎回。

(15)、有先于死亡的死,也有超出一个人生活界限的生。我们和虚无的真正分界线,不是死亡,而是活动的停止。 

(16)、《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17)、大凡自杀,多半缘于对社会和人生的绝望。对于身怀忧患意识而又无力同命运抗争的文人尤其如此。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执着的精神于飞蛾扑火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专注于自己所追逐的目标,甚至不惜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二十世纪才诞生了那么多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18)、(参考资料:茨威格《罗曼·罗兰传》《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传》《认识罗曼·罗兰》《封存日记五十年的神话》等)

(19)、豆瓣6分。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作者“出于绝望”,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写下的“我一生的历史”,以此纪念一段美好的岁月,并尽一个在文明倒退时代中的“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的义务。

(20)、本文由语文日刊yuwenri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3、茨威格作者简介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并不是个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隐藏着动荡不安,战争阴云的笼罩使到处呈现出血腥和混乱。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欧洲人难免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环境变异历带来的负面结果:物质的贫乏、环境的压抑与精神的负担。

(2)、苦难只能激发出人的潜能,而不能给予人欠缺的品质。

(3)、但一战让罗兰彻底走出书斋,走向了社会。茨威格在罗兰的传记中写道:“罗曼·罗兰个人的存在随着1914年的来临而消失。现在,他的生活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整个世界,他的生平成了一部现代史,同他的社会活动不可分割……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封书信都是一篇宣言,他的个人存在就是一出英雄剧。”罗曼·罗兰的作品逐渐具有明显的政治主张,富有战斗精神地继续支持着被压迫者。

(4)、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

(5)、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6)、豆瓣1分。本书即是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借着对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很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的刻画,将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7)、 1866年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区的克拉姆西小城,家境十分平凡,父亲这边上溯五代都是公证人,母系方面则是农民或铁匠。家人认为世道维艰,对他的最大期望便是努力得到一份稳定工作,一生衣食无忧。他只好服膺于家人的期望,按部就班地努力。在未经发表的私人档案中,有人发现过一张小纸条,小罗兰写着:“我向妈妈保证,尽我一切力量,准备投考高等工艺学校”——从这里毕业后可以担任高级工程师。

(8)、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

(9)、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

(10)、没想到几周后,他得到了托翁长达8页的亲笔回信。托尔斯泰阐述其艺术见解:只有使人们团结的艺术才有价值,只有为自己的信仰能够做出牺牲的艺术家才能得到承认;不是热爱艺术,而是热爱人类,才是一切真正志趣的前提……罗兰获得了极大的心灵震动。茨威格后来评价:“这是罗曼·罗兰全部创作的起源,道德威望的基础。”

(11)、《心灵的焦灼》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12)、茨威格创作了数量众多、影响深远的人物传记作品,同样奠定了其杰出的传记作家地位,《昨日的世界》更为传记文学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昨日的世界》并非只是茨威格的自传和生平,他既描写了亲历的事件、人物,同时还写出了对时代的感受、对世界的看法;写出了时代的氛围和民众的心态。这不由让我想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这是在向以茨威格为代表的纪实文学表达敬意。纪实文学是历史的明镜,让我们看清过去,并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使我们得以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13)、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务:QQ160280748

(14)、 当现代人在为自己的新客厅选择一幅画时,他们发现波洛克往往比拉斐尔更有吸引力

(15)、在我的心灵还没有清醒地理解这危险之时,我的身体已经拒绝了这猝然的拥抱。我们的本能总比我们清醒的思想更加明白事理。——《心灵的焦灼

(16)、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了“共鸣”。

(17)、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斗争没有止步。1933年,他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又参加揭露“国会纵火案”、营救被陷害的季米特洛夫等人的活动。纳粹则报复性地将他在德国出版的书全部销毁。1940年6月德军占领巴黎,很快直抵他的故乡克拉姆西。年迈的罗兰不愿离开家乡,处于敌人的严密监控之下。而他手中的笔从未停歇,在1943年还完成了最后的手稿《贝济》,怀念这位1914年在抵抗德军的战场上献出了生命的朋友。

(18)、于是,他感到心力交瘁。这不是肉体的疲劳,而是心灵的疲惫。所以他在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之后,选择和夫人服毒自杀。

(19)、社会性的狂热席卷欧洲,罗曼·罗兰无疑是逆流而上,引起一片哗然。在法国,社会舆论谴责他是卖国贼。“在当时的爱国主义者看来,罗兰的第一个罪行是他公开思考战争的道德问题。‘对祖国是不能争论的。’”一些友人公开表示与他断绝关系。德国人也并不领情,《德意志评论》指责他的和平理念,是“在阴险的中立主义假面具下,包藏着法国对德国精神的最危险的攻击”。当时欧洲一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都在狂热地支持本国政府,德国作家托马斯·曼、霍普特曼;也有如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这样内心反战,但迫于压力,不敢公开表态。

(20)、1935年,罗曼·罗兰受邀访苏,与通信近20年的高尔基(左一)第一次见面

4、茨威格的简介和代表作

(1)、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

(2)、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3)、只想到开始,也要想到发展,而尤其是不能不想到结局。

(4)、茨威格是罗兰的老友了,他同样秉持反战观点,于1914年9月19日写下《致外国的朋友们》,发表在《柏林日报》上,反对分裂和厮杀。他说,现在大家被战火所阻隔,但只要有机会,就要与友人们一起重建欧洲的文化。茨威格旋即也被众人孤立排斥。两周后,他收到罗兰从瑞士寄来的信,上面写着一句话:“不,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茨威格称看到那封信,是他一生中巨大的幸福时刻之“它像一只白鸽从住着乱吼、乱踩、疯狂兽群的挪亚方舟飞来。我不再感到孤独。”他们按时通信,交流思想,又持续25年之久,直到二战的炮火让通信被迫中止。

(5)、1935年,罗曼·罗兰对苏联进行了27天的访问,但他回国将自己的访苏日记秘藏50年后才允许出版,招致后人的诟病。斯大林(左二)、罗兰(左三)与罗兰的第二任妻子玛丽亚(左四)在克里姆林宫的合影

(6)、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同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7)、茨威格最大的变化是,一战到二战期间的20年间,他进入了创作的成熟发展期。他对自己要求颇为严格:“几乎所有32岁以前的作品,以后我都不让它们再版。”这一黄金时代中他既创作数量惊人,又极为叫好叫座。《三大师传》为他开了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中篇小说广为流传,被多次改编成戏剧与电影,《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在学校几乎人手一册,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有杂志统计,他是当时世界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

(8)、对他的自杀,评价莫衷一是。在当时有人痛惜,有人愤怒,有人感觉“被背叛了”,有人因此对未来越发迷惘,有人将其解读为懦弱的表现,也有人称赞他的死体现了一种“神秘的伟大”。很多年过去了,围绕茨威格之死,人们的追问从未停歇:是什么让这位广受欢迎的作家走上了绝路?

(9)、自传卷首,茨威格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但不该是此种结局。当年下半年,反法西斯战场就发生了重大转折。他没能穿过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茨威格去世后,巴西为这位大师举行了国葬,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葬礼之盛史无前例。60年前,茨威格躲避不过的、对人类前景的茫茫叩问,至今犹在耳畔。他曾写道:“只有经过光明与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与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10)、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1927年,发表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收录《情感的迷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等六个短篇,写老年期的情欲,主人公都是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这些人在情欲的驱逼或意外打击时心灵的震颤和意识的流动。

(11)、同情有两种:一种是心肠软弱的妇人之仁,看了别人的不幸,心中本能地觉得难受,立刻不顾一切地想解除这目不忍睹的现象,完全出自感情的冲动,常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另一种是配合着冷静理智的真正同情。有正确的认识,贯彻的毅力,还有坚强的耐性,只有在不慌不忙不屈不挠的状况下,一个人才能真正帮助别人,才能说到舍己为人!

(12)、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1945年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国和日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强烈反响,惟独在德语国家似乎为人所遗忘。

(1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14)、每一个思想家,一待时机成熟,他的主要思想便不可避免地要寻找出口。其势就像扎刺寻找从化脓的手指上流出去;婴儿从母亲的子宫里寻求分娩;膨胀的果子寻求脱壳而出一样不可阻挡。

(15)、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奥特曼(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16)、  孟宪实|一部迟到的考古报告——《“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后记

(17)、但人们很奇怪,罗兰回国后却未对访苏期间的观感发表任何言论,当年曾引起过种种揣测。直到多年后,他的访苏日记被发现,作家详细记下了见闻,但最后却写下:“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满之前,不能发表这个笔记——无论是全文,还是片段。”

(18)、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滑铁卢的一分钟》

(19)、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家。

(20)、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5、茨威格资料简介

(1)、1989年这本约15万字的日记正式出版。罗兰在日记里肯定了苏联建设新社会的成就,也记录了许多他目睹的弊病。红场体育节日大检阅,罗兰看到斯大林就像“罗马皇帝”一样,站在检阅台上欣赏着群众对自己的崇拜。他对此很反感,“对真诚的共产d人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手段,它可能在社会上挑起向一个人顶礼膜拜的不祥的宗教信仰”。罗兰大部分时间住在高尔基位于莫斯科郊外的豪华别墅里,高当时担任苏联作协主席,这是政府专门拨给他使用的,并配有警卫、医生、秘书、厨师等多达四五十人的服务团队,令罗兰十分震惊。

(2)、  伊藤滋|《嘉树堂藏善本碑帖丛刊》考从敦煌洞窟到欧洲教堂——解开三只兔子之谜

(3)、每一种新的认识都可以使年轻人精神振奋,只要一旦受到某种感情的鼓舞,他就可以从中取之不尽,这正是青春的意义。——《心灵的焦灼》

(4)、一旦你知道,你对别人也还有些用处,你会感觉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使命。

(5)、一战前夜,茨威格正前往比利时度假,他说什么也不相信战争会爆发,甚至与人打赌“不然就把我吊死在那根夜灯杆子上”。但一战突然而至,各交战国开始掀起了一拨拨民族主义的浪潮。茨威格描述当时情景:“生意人的信封上打着‘愿上帝惩罚英国’的邮戳,社交界的妇女发誓,一辈子再也不说一句法文。莎士比亚被逐出德国剧院,莫扎特和瓦格纳被逐出法国和英国的音乐厅……”他惊讶地目睹社会性的狂热席卷欧洲,甚至当时国内大多数作家也忝列其间,呐喊助威。“萨拉热窝的那一声枪响,刹那之间把我们栖身卜居的安全而充满理性的世界,像一只土制的空罐一样击得粉碎。”

(6)、人最不能原谅的莫过于被迫从真诚的热情中醒悟,明白过来那个曾令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人正是他们失望的人。

(7)、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创作《三位大师》;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8)、1935年,《玛利亚·斯图亚特》,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9)、那么是精神的痛苦让他无法忍受?茨威格留下一封短短的绝命书。他首先赞美巴西是个“奇妙的国度”,“如此友善、好客……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但他继续写道:“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也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从头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追溯这字里行间沉重的疲惫,还得从头说起。

(10)、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1)、就现实而言,第一拥有一切,第二什么也不是。

(1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以隽永,流畅的文字,叙述自己生平所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正因为此,这本书不是自传,胜似自传,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它在广大读者中永远具有魅力。

(13)、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第一部反战剧在瑞士首演,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4)、1899年,他同其他一批作家发起“人民戏剧运动”,“戏剧艺术的贫血症,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康复”,提出建立一座巴黎人民剧院,真正上演属于人民的戏剧。他为此创作了8部有关大革命历史的剧作,写革命人物的《丹东》(1900)、《罗伯斯庇尔》(1939),写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七月十四》(1902)等等。他在巴黎高师读书时,便设想过写一部新型的历史著作:“灵魂史”。希望过去时代的伟大灵魂,一一在他笔下复活。

(15)、罗曼·罗兰被看作是“苏联的老朋友和维护者”。1935年,他每天接到大量信件,要他对当时苏联国内因基洛夫被杀而大规模镇压“凶手”“反对派”的局势做出解释。当年6月23日,69岁的罗兰应高尔基之邀来苏联访问。两人的通信持续了20年,但一直未曾谋面。苏联给予了罗兰的27天来访最高礼遇的接待。

(16)、他将眼光投向了自己崇敬的对象,发现“越是深入研究伟大作家们的生活,就越对他们毕生遭受如此众多的不幸感到震惊”。罗兰转而歌颂那些不甘于平庸的天才,在痛苦与患难中奋斗的灵魂,《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应运而生,涵盖音乐、美术、文学三大领域的巨人。罗兰形容自己写《贝多芬传》,是唱出了“病愈者的感谢曲”。尽管文学界对其无动于衷,但这本小册子声名不胫而走,销量绝佳,成为罗兰的成名作。

(17)、病理学家认定他们是在中午到下午的4点钟之间死去的,服用了巴比妥,警察发现时,茨威格与妻子拥躺在床上,一瓶矿泉水放在床边的桌子上。一代文豪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18)、1939年7月,他和洛特从伦敦搬至巴斯,在那里开始写作《巴尔扎克传》。不久后,茨威格夫妇坐船前往美国,并在纽约度过了1941年的夏天。再之后,他又和洛特启程前往巴西。茨威格显然曾打算在巴西重建他的生活。尽管民风淳朴的巴西人敞开胸怀欢迎茨威格的到来,但和之前流亡英伦一样,作为一个漂泊的异乡人,他在巴西同样深感丧失祖国和母语的切肤之痛,从他与朋友的通信来看,茨威格对巴西的描述是“无根”的,最终他还是要回到欧洲文学的传统中去。

(19)、但当时的各交战国民族主义浪潮汹涌,茨威格曾形象地描述在德国:“生意人的信封上打着‘愿上帝惩罚英国’的邮戳,社交界的妇女发誓(或写信给报纸),一辈子再也不说一句法文。莎士比亚被逐出德国剧院,莫扎特和瓦格纳被逐出法国和英国的音乐厅……没有一个城市,没有一群人不染上这种可怕的仇恨的歇斯底里。”

(20)、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

(1)、在严格求实的探索已山穷水尽之处,却可以让想象展开翱翔的翅膀,发挥有益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可靠的作用。

(2)、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3)、茨威格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流亡海外。虽然他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往往甚于肉体上的酷刑。茨威格身在国外,没有受到他的亲友们遭到的厄运,但他去国离家,成为四海飘零的流亡者,内心同样各受折磨。他那敏感的心灵,既承担着自己的痛苦,也分担着在祖国受迫害的亲友、同胞的忧患。

(4)、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5)、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6)、191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罗曼·罗兰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法国的沙文主义者又群起攻之,甚至给瑞典政府施加压力。所以拖到1916年,瑞典方面才通知罗兰去年获得该奖。罗兰将奖金全数捐给了救济难民的多家组织。他还在瑞士的国际红十字会“战俘通讯处”,义务工作了9个月,登记信件、写信,“天天沉浸在悲痛与哀伤的海洋中”。

(7)、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只愿意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8)、情感细腻,同时饱含激情,这种激情在他描述别人的传记中可以看出,在他的小说中也可以看出,他小说的人物往往是有着极浓,极纯感情,他们为情感驱使,不知理性为何物。茨威格对人性很好奇,他在传记中,细致入微的描绘这种观察和分析,什么是人物行为的驱动力,我觉得,他最好奇这个,又或者是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他的人物传记并不追求客观,而是充满了各种揣测,他要描述一个人的心灵史,与其是真相,不如说是小说创作。

(9)、在巴西古城佩特罗波利斯,茨威格完成了他最为成功、也是迄今最受欢迎的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小说表达了作家对欧洲严峻现实越来越强烈的悲观主义情绪。然而,在向出版商递交作品之日,正是他深思熟虑后决定结束文学生涯之时。

(10)、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11)、豆瓣6分。本书是斯蒂芬•茨威格的最后一部传记作品,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仍在从事的写作工作之一。本书通过对蒙田人生中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描述——接受教育、公共生活、十年隐居及之后的旅行等,刻画了蒙田这位“达观宁静和隐退到自我中的高手和导师”,一个在任何情境下都“竭力争取内心自由的一位先驱战士”的形象。

(12)、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13)、1892年,26岁的罗兰与贵族小姐克洛蒂尔特闪婚,“我的妻子是音乐家,和我同样程度,音乐在我们爱情上占一半地位。”岳父勃莱亚是法国知名的语言学家,在法兰西科学院任职,来往的皆是上层名流。他本来反对这门婚事,但克洛蒂尔特看好罗兰,笃定丈夫以后会成名成家。勃莱亚只好开出一个条件,罗兰必须写出博士论文,到大学任教。坠入爱河的罗兰同意了。他只用了一年便写出《现代抒情剧之起源》,又用拉丁文完成副论文《十六世纪意大利绘画衰落之原因》,都获得学界的好评,他最后回到母校巴黎高师任教,讲授艺术史。

(14)、1880年,家里为了他的学业发展,举家搬至巴黎,父亲甚至为此放弃了世袭的公证人职业,当了一名银行小职员。罗兰曾经也是饱受繁重课业困扰的孩子,数理成绩不好,后来改报巴黎高师,因为压力甚大,直到1886年第三次才如愿考上。巴黎高师在法国文化思想界地位崇高,毕业出来,一般是做中学教师;或者写博士论文,当大学教授。

(15)、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的标志。

(16)、人变老其实并不意味别的,只意味着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

(17)、《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

(18)、他没有德国作家故弄玄虚的通病,没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没有为卖弄渊博而故意生造出来的古怪词句。茨威格这种纯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风格,是他赢得读者的主要原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又是个能给人以慰藉、启迪的朋友。

(19)、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1931年,出版《通过精神进行治疗》;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20)、爱是一个人的事情,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

(1)、访问期间,两位好友也没有机会好好深谈,到高尔基家里来访的客人太多了,有时一天竟多达八九十人。罗兰被招待观看苏联电影和戏剧,看到的要么是“拙劣的政治宣传品”,要么是对美国歌舞剧的“拙劣模仿”,“自从文艺形式的多样化被强权取缔后,大众的艺术趣味竟然腐败堕落成这个样子”。

(2)、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同情的罪

(3)、作品于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国外,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遭到焚毁。直到战后,双城电影公司将它改编为电影,才成为畅销书。而1981年,茨威格诞辰100周年之际,奥地利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心灵的焦灼》。

(4)、茨威格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这个时代的弃儿,最终以自杀抗议屠杀,以此作为与那个世纪最后一搏,在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二十世纪奏出了一曲绝响,留给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哀惋。

(5)、历史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无法使业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绝无仅有的一小时,所贻误的,千载难以赎回。——《人类群星闪耀时》

(6)、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7)、罗曼·罗兰为什么要把日记封存?有人认为他的保留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家人的保护,妻子玛丽亚的亲友都在苏联,而大清洗运动已席卷全国。也有人为其辩解,作家并没有将日记美化后再出版,他可能从维护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局出发,且仍对苏联抱有期望,于是缄口不言。但无论如何,这都是罗兰身上一道暧昧不清的阴影。1937年,罗兰曾致信斯大林为判决布哈林求情,但没有回音,布哈林也于1938年被枪决。有学者注意到,从1937年以后,罗兰的书信与文章里就永远不再出现斯大林的名字了。

(8)、1934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9)、豆瓣1分。三联增订版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国内迄今为止的最新版本。茨威格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了若干个这样一些群星闪耀的时刻——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清辉,普照着终将消逝的黑夜。

(10)、  陆新蕾|上海的宅、村、桥、浜、塘、泾、港、埭、湾、里、圩、舍

(11)、1918年,发表文章《信奉失败主义》、小说《桎梏》;一战以奥德失败告终;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12)、世间一切伟大壮举总是默默完成的,世间一切智者总是深谋远略。

(13)、1931年和1934年,罗曼·罗兰先后发表《向过去告别》和《全景》两篇总结性的长文,概括自己在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和以苏联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之间,探索社会发展出路的思考。1917年列宁曾邀请罗兰去俄国,他拒绝了,说自己不愿陷入政d间的混战。但十几年后,在著名的《向过去告别》一文中,罗兰宣布从此同曾经的“精神独立”思想决裂,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证明是“真正精神独立的唯一保障,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唯一可能”。

(14)、1931年,罗曼·罗兰在瑞士的家中接待了来访的甘地(左二)。罗兰曾为甘地写过传记,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对他探索社会发展出路的思考影响很大

(15)、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四篇历史特写(增订版)

(16)、人生最大的幸运在于他年轻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17)、1914年7月31日,侨居瑞士的罗兰在一个小镇的火车站上,猝不及防看到一战爆发的公告。他忧心如焚,回旅馆后写下了“战时日记”的第一页:“这是一年中最晴朗的一天……在这样温柔的良辰美景中,欧洲各国人民开始互相残杀。”

(18)、罗兰四面楚歌,还收到过生命威胁。1916年4月,他在日记中写道:“有充分理由使我相信,我迟早将成为暗杀暴行的受害者。”他在“战时日记”中经常全文抄录别人诽谤、污蔑的文章或来信,“彻夜失眠,神经性的发烧,残酷的精神折磨”,甚至几次想过自杀。

(19)、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因为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20)、在一片盲目偏激的社会情绪中,茨威格于1914年9月19日逆势写下《致外国的朋友们》,反对分裂和厮杀,并明确表示自己对友谊的忠诚。他说,现在大家被战火所阻隔,但只要有机会,就要与友人们一起重建欧洲的文化。《柏林日报》几乎全文刊发(只删掉了一句“不论胜利落在谁的头上”),旋即茨威格被众人孤立,遭受诸多非议。两周后,他收到罗曼·罗兰从瑞士寄来的一封信,写着慰藉至深的一句话:“不,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

(1)、‍‍‍2022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出炉,买买买!

(2)、茨威格反战的决心日渐坚定。一战时他因身体原因没有入伍,被分配到图书馆工作,1915年曾被派往俄军防线收集资料。在前线亲睹百姓的水深火热,他相信这场战争必败。反战剧本《耶利米》顺时而生。茨威格选择用《圣经》里的先知耶利米的形象,来警示国内陶醉在战争胜利中的人。时间能考验真理。1917年,“歌颂失败”的《耶利米》出版时大获成功。因为茨威格说出了人们的心声,彼时战争已进行了两年半,展现出的残酷破坏性已让大部分人感到憎厌。茨威格更大胆地迈出国门,到瑞士公演此剧,与罗曼·罗兰偷偷相会,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一种“叛国”行为。但他在其后创作的代表作《三大师传》中,更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所谓敌国的杰出作家立传,用意不言自明:号召民族亲善,反对战争。

(3)、克利斯朵夫原型来自贝多芬和罗兰自己。比起创作历史人物传记,文学创作让他的发挥更为得心应手。罗兰把克利斯朵夫比作堂·吉诃德,仿照“愁容骑士”的称呼,封克利斯朵夫为“壮容骑士”。这部长篇小说有如一部心灵的史诗,讲述有点丑陋、粗野、才华横溢的德国音乐家,如何不肯与世俗妥协,要尽力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他屡屡碰壁而又不屈地与社会抗争,罗兰从其儿时写到垂垂老矣,亦从侧面反映了普法战争到一战前的40多年法国社会的全景。

(4)、茨威格成名甚早。30岁前,他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见证着人类文明最繁荣的景象。30岁后,他看着自己的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分裂、消亡,普通人活几辈子都不会遇到的时代动荡,他全遇见了。而他把一生所经历的繁荣和衰败,满怀赤诚和坦率,全部如实记录了下来。

(5)、奥古斯特·罗丹代表作品:加莱义民、吻、巴尔扎克、思想者、手、雨果、青铜时代。

(6)、2016年是罗曼·罗兰诞辰150周年。他的英雄主义贯穿其一生,沉重而雍容。时时让人想到《约翰·克利斯朵夫》那个著名的结尾:圣者克利斯朵夫背负着一个孩子洇渡河流,“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长时间的嘲弄他,笑他……”只有孩子平静的声音,“走罢!”

(7)、谁若是有,就会被给予,更加富有;谁若没有,就会被剥夺,更加没有。

(8)、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