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
1、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集
(1)、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静夜思(唐李白)(一年级下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
(6)、枫桥夜泊(唐张继)(五年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9)、释义:农民因灾难频繁生活艰苦要向君主申诉。
(10)、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2)、●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1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5)、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16)、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7)、全诗文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8)、所见(清袁枚)(二年级上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或古诗有哪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2、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四年级
(1)、鸟鸣涧(唐王维)(四年级上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4)、凉州词(唐王之涣)(六年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 胡小媛,福建润金律师事务所任职合伙律师。先后获评福建省高层次律师人才、福建省优秀律师等荣誉。胡小媛律师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和文字功底,专业领域为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相关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长期担任多家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擅长提供综合、务实、高效的法律解决方案。
(6)、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7)、秋浦歌(唐李白)(五年级下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泪水都哭干了才回到乡里。
(10)、元日(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和破坏生态。”
(13)、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14)、本周古诗词朗诵征集时间截止到7月28号,我们将在下周三7月31号公布获奖者名单。
(15)、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6)、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17)、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18)、原文: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19)、原文: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20)、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拌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长篇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2)、?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淳朴的农人邀请诗人吃荔枝的场景。诗人吃饱后将剩下的荔枝“打包”带回家给孩子继续吃。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勤俭之风,外出就餐不妨多向苏轼学习,“饱食携其余”,吃完以后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带走,减少餐饮浪费。
(3)、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释义: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5)、村居(清高鼎)(三年级下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7)、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六年级上册)
(8)、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米饭。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9)、登飞来峰(宋王安石)(五年级)飞来峰上寻千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5)、袁隆平爷爷发明了“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为啥今天我们还要珍惜粮食呢?
(16)、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17)、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19)、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农户全家男女老少都在为收麦而忙碌。农人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只顾尽力割麦子,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农人却竭力苦干,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粮食的珍惜程度。
(20)、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4、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四句
(1)、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名句《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2)、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白话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5)、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6)、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7)、这首诗描写农民在雨天半夜辛劳耕作的情形。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
(8)、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塞下曲(唐卢纶)(二年级下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13)、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15)、咏鹅(唐骆宾王)(一年级上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李绅《悯农》诗。意思如下: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7)、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观刈麦》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18)、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9)、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20)、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5、珍惜粮食的古诗大全二年级
(1)、难道仅仅是为吃口饱饭,待丰收了还要用它请客设宴。收割遗下的颗粒就留给乌雀吧,多余下来的粮食散发给穷困人家。
(2)、●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3)、从这首早已纳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人提倡珍惜粮食的情感。珍惜粮食,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亦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4)、竹里馆(唐王维)(三年级上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7)、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8)、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9)、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六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的劳动气氛。
(15)、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第四:欢迎成为《娟子妈妈讲故事》的VIP会员,音频精品内容全部免费收听。点击蓝色字体即可:《娟子妈妈讲故事》vip会员开通,欢迎加入!
(1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绝句(唐杜甫)(一年级下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
(1)、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了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了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总之,人的生命就是食物支撑的,人不能脱离粮食而生存。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3)、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浪淘沙(唐刘禹锡)(六年级上)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墨竹图题诗(清郑燮)(六年级)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6)、开头请小朋友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今年***岁了,是来自****的小朋友
(7)、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出自唐代: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8)、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李绅《悯农》诗。意思如下: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梅花(宋王安石)(一年级上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15)、你们好!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幼小衔接精品内容系列”之《娟子妈妈讲古诗词》终于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词是 《悯农》。
(16)、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17)、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8)、我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19)、赠花卿(唐杜甫)(三年级上册)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20)、?《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节选)(北宋)苏轼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语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咏史二首·其二》。
(2)、释义: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5)、?赏析: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农户全家男女老少都在为收麦而忙碌。农人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只顾尽力割麦子,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农人却竭力苦干,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粮食的珍惜程度。
(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凉州词(唐王之涣)(六年级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10)、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1)、 一束阳光的温暖,一场细雨的滋润,一回花粉的传播,一次辛苦的劳作,才结出一颗谷物;一次讲排场的后果,一回摆阔气的代价,却瞬间浪费无数食物。世界粮食日,珍惜颗粒,爱惜粮食!
(12)、古人为何“咏鹅”,而不“咏猫”“咏狗”呢?
(13)、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14)、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5)、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6)、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1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四年级)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五年级)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我国《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马诗(唐李贺)(五年级上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这首诗开篇直接议论,表明了诗人以劳动为立身之本的劳动观。中间几句下笔若不经意,却道出了春种秋收、稼穑一年的辛苦。然而农事愈是艰难辛苦,愈见诗人躬耕意志之深沉坚定。这首诗重点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7)、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其乐融融的劳动场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8)、蜂(唐罗隐)(五年级下册)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0)、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关于爱惜粮食的古诗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