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的特点有哪些精选75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08-27 浏览

送别诗的特点

1、送别诗的特点思维导图

(1)、又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第三联“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便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想象之中的虚写之景。

(2)、第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离别诗词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以壮语慰别,表现诗人阔大的胸襟,并富含人生哲理。

(3)、第重在劝勉、鼓励、安慰。表现明朗乐观的感情,以壮语慰别,表现诗人阔大的胸襟,并富含人生哲理。

(4)、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光耀千古,不仅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而且各种诗体也日臻完善,七言绝句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展成熟的。说到唐代七绝,不得不提的两个诗人是李白和王昌龄。明代诗评家胡应麟就把李白和王昌龄放在一起比较,他这样评价:“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不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少伯浓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淫。”“太白”“少伯”分别是李白和王昌龄的字,二人的七绝“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王昌龄的七绝能和“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可见他的七绝写得极好,当时就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圣手”更是对他在七绝方面造诣的认同与肯定。

(5)、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六年级离别的现代诗送别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7)、《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通过对晦暗、严酷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烘托出激情雄浑的离别场景,一扫离别诗缠绵忧怨的基调。

(8)、例如,长亭、秋季、夕阳、日暮、酒、班马、晚风、古道、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浮云等等。看到它们,送别的味道就出来了。通过对送别诗中的景物描写的一些研究发现,如果按空间特点来分类,其情感,包括写景的技巧等会更清晰些。   送别诗中的景物描写,按空间的不同,可分为:送别之地、别后途中(或别后自己)、目的地。   首先,送别诗中,描写最多的是送别之时之地的景物。

(9)、第离别诗“情与景”的处理,是按空间变化来写,景物的描写可分为送别之地、别后途中(或别后自己)、目的地三大类。

(10)、前两句绘景点题。寒雨连江,夜色苍茫,楚山独立,境界凄迷而开阔。

(11)、其一是以佛教的爱别离苦来解释人生的悲欢离合。爱别离是佛教所讲的八苦之是指与所爱对象别离时,所感受的痛苦,又称恩爱别苦或哀相别离苦。《中阿含经》卷七云:“爱别离苦者,谓众生实有内六处,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异分散,不得相应,别离不会、不摄、不习、不和合为苦,如是处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生实有六界,爱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异分散,不得相应,别离不会、不撮、不习、不和合为苦,是名爱别离。”《大乘大义章》卷三云:“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一内二外,内者自身,外者所谓亲戚眷属,及余资生。”有的送别诗就以爱别离之理来解释人生的离别,如皎然《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12)、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13)、王昌龄在七绝送别诗中特别喜欢选取流水、江水入诗,这与楚地水多这一地域特征有关,也因为当时水上行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送别之地往往选择在此的缘故。他的送别诗中提到“五溪”的就有多处,如“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至南陵答皇甫岳》);“冬夜殇离在五溪,青鱼雪落�d橙齑”(《送程六》)。“五溪”,即是武陵之五溪,包括:雄溪、蒲溪、西溪、沅溪、辰溪。《卢溪别人》中的“武陵溪”指的也是这“五溪”。其中“五溪”之一的“沅溪”也经常涉及,如“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西江寄越弟》);“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龙标野宴》);“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留别司马太守》)。

(14)、《渭城曲》与《别董大》一二句都是写景,但视角不同,寓意有别,意境各异。

(1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更尽一杯”,不只是友谊的增进,更是延宕时光,感受友情的弥足珍贵;不只是依依惜别,更是对朋友前景的忧虑与关切。

(17)、颔联写“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看似是用拟人手法写景,写河桥的无情和江树的有意,实则在表达自己不能相送的愧疚与无奈,以及依依惜别之情。

(18)、首联中的“嗟”字表达了多重情感:自己不能相送的愧疚与无奈;依依惜别之情;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惋惜;对朋友的宽慰。

(19)、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澈,啼鸟不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此词尽集古人离别故事。上片列举三悲鸟,鹈、鹧鸪、杜鹃;三离妇,昭君、陈皇后和庄姜故事,都极凄惨。下片举李陵、荆轲英雄故事,皆极慷慨悲壮。英雄美人辞家去国,铸成千古莫赎的恨事,作为送别言语,兼有抒发自己失意的苦闷。周止庵认为“前片北都旧恨,后片南渡新恨”。全词读来沉郁苍凉,虽为送别,却寄寓词人强烈的悲愤。

(20)、王昌龄心中也和屈原一样怀着“明君”的美好理

2、送别诗的特点有哪些

(1)、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一个“冰心玉壶”的比喻写尽了深挚不渝的友谊,写绝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我想应该为王昌龄鼓掌!攻胆掇感墀啡峨拾法浆王昌龄是一位边塞诗人,但是他的送别诗也写得特别多,特别好,留传下来的诗篇总共不过180多首,其中送别诗就占了50来首,可见比重是比较大的。送窦七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5)、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他认为唐人佳作包括送别诗,其长处就在于可以“感动激发人意”。而以禅意入诗的送别诗,恰恰与之异趣,极力超脱世俗情感,营造一个空灵澄净的境界,使送别诗的主旨有了大改变。诚如黄宗羲所云:“诗为至清之物。僧中之诗人、境俱夺,能得其至清者。”所谓人境俱夺者,乃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其根本差别就在于佛教对待世俗情感的态度。佛教认为人性本净,万法惟空,人为爱欲所染,故有种种烦恼生。《缘起圣道经》云:“受为缘爱,爱为缘取,取为缘有,有为缘故,便有老死愁叹忧苦忧恼生起,如是积集纯大苦聚。”惟有舍弃爱憎之情,方得解脱。慧能云:“内见自性不动,名曰禅。”禅宗讲无住、无念,不为外物所感,不执着于任何悲欢离合之情,任运随缘,情感随之枯淡;受到佛教的影响,在这类送别诗中,往往淡化感情色彩,将强烈的感情转化为恬淡超脱的禅境。

(6)、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7)、首联“卧病”道明诗人的身体状况,无法亲自送别。

(8)、作为挚友,诗人不但懂友人的怀才不遇、弹剑作歌,更理解他的落魄江湖、穷困窘蹙。

(9)、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更写出因离别而愁情无限。

(10)、第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

(11)、①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的赠别之作,原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12)、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送窦七》,全诗这样写道:“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13)、仔细研读,这两首诗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表现了诗人不同的创作特点与写作风格。

(14)、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15)、董庭兰早年是给事中房琯的门客。天宝六年(747年),已是吏部尚书的房琯主持改建温泉宫为华清宫,因受李适之、韦坚等人的牵连,贬为宜春郡太守,董大为此不得不离开长安,另寻出路。

(16)、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17)、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18)、渭城的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青青客舍,周遭柳树翠嫩一新。平日长安大路车马交驰、甚嚣尘上,而送别的时候,却朝雨初歇,喧嚣归寂,一派宁静恬淡的气息。

(19)、“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于是“莫愁”“知己”“天下”“识君”一系列词语喷薄而出,激情豪迈地鼓励友人满怀豪情,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20)、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挥毫之间自带豪情万丈,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所以他写“离愁渐远渐无穷”的送别诗,也没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的离别之情;也不只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在结尾对朋友发出真挚的祝福、安慰,或者只是抒发惜别不舍之情,而是宕开别情不说,以旷达对之,所谓“表慰别于形内,藏恋别于形外”也。如《卢溪别人》“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不是诉说友人远行后自己的孤独,而是劝慰友人不要在月光下听着猿声发愁;在《送柴侍御》中对同是遭贬谪的朋友的宽慰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巧妙翻用了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虽然相隔两地,但风雨同在,明月共赏,“天涯共此时”,那他前面所说的“送君不觉有离伤”就很好理解了;“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龙标野宴》),是青山有情还是明月有义?是诗人自己的拳拳之心与青山明月同在,其耿直孤傲的性格、坚贞不屈的意志、表里澄澈的心灵,都跃然纸上,让观者内心摇荡。

3、送别诗的特点及抒发的情感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萋萋满别情。”惜别之意,溢于言表。

(2)、《渭城曲》是以“酒”为媒介,道出知己难求,“此地一为别”,日后须“珍重岁寒宜自保”;《别董大》是以话语来勉励,鼓励好友“腹有诗书气自华”,才高知己多,“足以慰风尘”。

(3)、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

(4)、王昌龄两次贬官经历均与楚地有关,第一次是贬岭南,需要途经楚山湘水,第二次直接被贬到了龙标(今湖南黔阳县),这使他有机会长时间地接触楚山湘水,并且产生了亲密的联系。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屈原,两者作品中的楚地风光、贬谪经历、人格理想,何其相像。  楚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及人文景观,包括山川形胜、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这给贬谪于此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南宋诗人陆游“挥毫要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说的就是湖南永州的山水所激起的诗情。诗人在“楚地”,自然“作楚声,书楚语”,这使他的诗歌带上了浓郁的地域色彩。

(5)、一个“更”字,是酒的叠加,也是感情的递进,让人更深刻体会到酒中蕴含的深情。

(6)、诗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7)、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8)、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9)、因此,要想突破送别诗中的情感分析问题,就必然少不了对诗中景物描写的分析。在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送别诗的意象。

(10)、总之,《渭城曲》与《别董大》音韵和谐,志意高远,各臻奇绝,代表了王维与高适的不同的创作风格,体现了山水田园诗歌与边塞诗歌的不同艺术特色。

(11)、场景截取新颖、裁剪得当,立意深刻隽永。对如何设宴饯别、如何举杯话别以及启程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从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入手。

(12)、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13)、前两句实笔绘景,渲染清明光洁,幽静深远的环境气氛。皓月当空,银辉四射,秋深气爽,林木葱茏,清江荡漾,波光粼粼,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明净而静谧,清幽而空明的境界。

(14)、“客舍”是羁旅者的住所,在此暗示旅行;“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朝雨”隐喻“希望”;“轻尘”“青青”“新”音韵轻柔明快,增强了读者的切身感受。

(15)、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6)、诗人以白描手法逼真地描绘了雪虐风饕、日曛雁寒的送别场景。黄云曛日、绵延千里是静,北风吹雁、雪花纷扬是动,动静结合,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自然环境描写与离别场景的渲染,烘托出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悲壮。

(1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8)、这一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相会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后旋即分手,高适为此写下这两首诗送别。

(19)、颈联“追孙楚”“吊屈平”,出现两个人名,这两个人物与杜审言有着相同的遭遇,富有才气,而仕途坎坷,诗人用典暗讽了朋友的遭遇,统治者不识人才。

(20)、其二是由离别而感悟人生的空幻无常。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宣扬人生的虚幻不实,大乘般若学说更将这一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如《般若经》云:“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踺阔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维摩诘经》亦云:“是身如聚沫,不得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乱;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这种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虚妄的观点得到了文人广泛的共鸣。如人们熟悉的王维的《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云:“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这样的感悟在古典诗歌里随处可见。

4、送别诗的特点和风格

(1)、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是诗人贬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期间,送别友人辛渐回洛阳时所写的。

(2)、参考:在美好的季节里,朋友将要去一座繁华的城市,和朋友愉快地分手,依依惜别中略含对朋友的向往。

(3)、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4)、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意。

(6)、第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大多表达哀伤愁怨,缠绵悱恻,惜别恨别之意。

(7)、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8)、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

(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1至6年级所有送别诗,要诗句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0)、“曛”是昏暗的意识,将自然之景与离别之意巧妙融合,既写自然之景,又喻心中之绪,具有点睛之妙。

(11)、后两句虚笔联想,抒发难分难舍,相依相伴的深挚情怀。说友人的轻舟必须尽早出发,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只有善解人意的明月能够理解我们这伤心情,留下不走,万里相照。

(12)、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边塞诗、宫苑诗、送别诗。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可并高、岑而三;含蓄哀婉的宫苑诗,和李白在这方面的诗作交相辉映;而他的送别诗作则清刚爽朗,在众多“黯然销魂”的送别诗中独树一帜,缜密思清。

(13)、所含情感:留恋、安慰、嘱咐、祝愿、伤感、惆怅、期待。

(14)、比如,苏东坡的《郡人送余东禅庄院》,诗前有小序“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诗歌前两联“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冰雪消融、春草返青的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图,其中虽不免有离愁相扰,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乐景乐情尽在其中。   其次,描写别后途中(或别后自己)的景色。

(15)、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