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句的作用
1、夸张句的作用公式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2)、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4)、(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5)、把孩子比喻成泥猴,或用( ) 比喻( )
(6)、(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7)、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8)、下面是毕业前夕的班会上,数学老师为同学们写的一句赠言,请你仿照它的特点,以语文老师的身份为同学们也写一句。数学老师:人生只有抛物线、曲线、不规则线,没有直线。
(9)、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0)、夸张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比如读了上面这句格言,你会在会心的微笑中,悟出某种深刻的道理。
(11)、例如:“小伙子挑担弯如弓,姑娘推车快如燕”,用弯如弓和快如燕来比喻,就非常生动、形象。
(12)、团团如果跌一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
(13)、他太重了,摔倒在地上,两个人都拉不起来,要超重机才能吊起来。
(14)、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15)、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16)、把雪比喻成玉屑,或用( ) 比喻( )
(17)、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18)、如果改为“我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冲进了教室。”就可以了。
(19)、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0)、仿照下面例句,另写一个句子。例句: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
2、夸张句的作用
(1)、把缝纫鸟的窝比作工艺品,或用工艺品比喻缝纫鸟的窝
(2)、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3)、少明老师: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句子赏析3步8个关键拿满分
(4)、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5)、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6)、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⑧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8)、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9)、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我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甚至达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
(10)、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11)、例如: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房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强调了李医生的医术高明。
(12)、球球跌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
(13)、少明老师:阅读理解词语赏析用这3步,拿满分!还有配套训练习题
(14)、有的夸张可以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使语言更为雄辩。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说:“如果胡须长就等于博学,那么山羊便是博士了。”把错误的道理即谬论,夸张到荒谬的程度,谬论自然被击败,真理也在夸张的语言中不言而喻了。
(15)、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16)、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17)、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18)、不仅能够增添特有的情味,而且能把事物写得神行毕现、栩栩如生,又能很好的抒发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19)、阅读理解解技巧,必考题型修辞手法,引用的4个作用及解题清单!
(20)、在古诗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夸张的踪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夸张句的作用是什么?和阅读理解题
(1)、这句就没有夸张的成分,可改为:这样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都被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被晒化了。
(2)、(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
(5)、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7)、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8)、第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
(9)、向日葵开着一轮金色的大花,花瓣上含着亮晶晶银色的露珠。
(10)、①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1)、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又如宋·范仲淹《御街行》中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思。
(12)、免责申明:本音频、视频和相关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14)、我端起碗,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5)、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16)、少明老师: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必考题型,概括内容的6大绝招
(17)、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18)、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19)、声明: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谢谢!
(20)、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夸张句的作用和好处答题公式
(1)、比喻的作用是打比方,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表达出来。例如: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2)、他太重了,摔倒在地上,两个人都拉不起来,要超重机才能吊起来。
(3)、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4)、他一点胃口也没有,饭还没入口,就已经饱了。
(5)、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6)、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7)、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8)、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9)、③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10)、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1)、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3)、通常将夸张与比喻修等修辞手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14)、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16)、例如:描述奔跑速度非常快时,说“我以每秒一百米的速度冲进了教室。”,就不合乎日常情理。
(17)、少明老师:阅读理解必考题型,环境描写的5大步骤和4步解题!
(18)、作用: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19)、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20)、 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作者或者读者的想象力,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5、夸张句的作用答题格式
(1)、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接着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内容、句式相对应,修辞方法相同。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
(2)、他一点胃口也没有,饭还没入口,就已经饱了。
(3)、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都摇晃。
(4)、春天来了,花儿张开了笑脸,小鸟尽情地歌唱。
(5)、我端起碗,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6)、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7)、李医生医术高明,药方还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8)、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9)、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0)、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11)、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例: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这个句子中把(蜻蜓)比作(人)
(12)、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13)、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14)、比喻 反问 排比、拟人 比喻、拟人 比喻、拟人
(15)、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16)、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17)、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18)、第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19)、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20)、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2)、明明跌倒了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3)、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4)、如果你想要让你的孩子,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学好语文阅读理解,想要让你的孩子系统建立知识点体系。
(5)、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6)、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7)、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8)、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都摇晃
(9)、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10)、 工整的汉字配上色彩,翻开摘抄本便爱不释手了,谁会在学期末或者在小学毕业时随意丢弃呢?
(11)、把玉兰花灯柱比喻成仪仗队,或用仪仗队比喻玉兰花灯柱
(12)、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13)、李医生医术高明,药方还没开,病就好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