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精选115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10-17 浏览

不足为训的读音

1、不足为训的是什么意思

(1)、蠢蠢欲动(贬)——指敌人或坏分子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错例〗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2)、(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3)、1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4)、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5)、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6)、出处: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四回:“两口子正在吵得不可开交。”

(7)、(误用):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8)、(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9)、B.尊显以风百姓。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10)、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11)、(举例造句):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12)、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3)、D.南越吕嘉谋反时,卜式上书朝廷,请缨出战,愿意父子一起率兵奔赴前线,决一死战,以力效国。皇上认为虽然他们最终没有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

(14)、不经之谈(贬)——经:正常,合理。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话。

(15)、1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多用于贬意)。

(16)、(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7)、“瓤飘洒洒”多形容下雪的时候,雪漫天飞舞的样子,又像是飘落,又像是天空洒下来的,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用在此处符合语境,故保留A、B两项;

(18)、释义: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易误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19)、(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0)、第字书里的“乌谑切”“士甲切”“悉合切”中之“切”,是古人创制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古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最早出现于汉代,到魏晋时代已经普遍使用。反切用两个字给某个字注音,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即如“乌谑切”读作“冤”,“士甲切”“悉合切”读作“渣”。当然,反切只是古代的一种模拟或近似注音,加之有些字的古音与现代读音已有很大差别,所以反切注音不像现代汉语拼音之标音那么准确。

2、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典故:从前有两个仙人,一个叫王远,一个叫麻姑。一次,他们相约到蔡经家饮酒。到了约定的那天,王远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从的簇拥下,坐在一条龙拉的车上,前往蔡经家。但见他戴着远游的帽子,挂着彩色的缓带佩着虎头形的箭袋,显得威风凛凛。

(2)、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3)、过了一会儿,使者在空中向王远禀报说:“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说已有五百多年没有见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视蓬莱仙岛,稍待片刻,就会来和先生见面的。”王远微微点头,耐心地等着。没多久,麻姑从空中降落下来了。她的随从人员只及王远的一半。蔡经家的人这才见到,麻姑看上去似人间十八九岁的漂亮姑娘。她蓄着长到腰间的秀发,衣服不知是什么质料制的,上面绣着美丽的花纹,光彩耀目。

(4)、1充耳不闻(贬)——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5)、错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6)、(举例造句):最下之人,野蛮如虎儿,不可教训。

(7)、人到百无聊赖时,总需要有一点东西来依靠,哪怕一草之微,也可以当作宗教来信仰,所以世间便有了“救命稻草”之说。此诗末章说到谖草,道理亦然。谖草,今通作萱草,俗称黄花菜,萱草这个名字实在好听,叫人不忍心喊出它的俗名来,好的名字是有力量的。毛公注解说:“谖草令人忘忧。”故亦称忘忧草、疗愁草。故人久不来,萱草何离离,末了仍只是“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救命萱草终于破灭,正像宋词里的“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真正的愁深似海,除非那人来了,到底是无药可医的。

(8)、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9)、(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10)、(示例):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他却安之若素。

(11)、(误用):误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关系之间。

(12)、出处:东晋·戴逵《答周居难释疑论》:“此乃未喻由于求己,非为无理可喻也。”

(13)、1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14)、(近义词)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反义词)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15)、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6)、(出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17)、本期内容是高考成语积累,我们汇总了803个常考的成语,按照成语首字发音用26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方便同学们查看查找,除了常规的成语解释之外,还增加了成语中的单个词义解释、拼音标注、正例错例对比造句、褒义词贬义词归属等能够帮助大家快速高效的理解性记忆。

(18)、〖近义词〗危如累卵、岌岌可危〖反义词〗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19)、错例: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20)、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例句中却用来说“做法”,当属用错对象。〖错例〗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3、不足为训的出处

(1)、注:①浑邪:人名。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2)、(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3)、(示例):中国人往往给人留下怀恋故土、安土重迁的印象。

(4)、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5)、下载网址:http://www.iibaby.net/hanzitingxie.apk

(6)、第5题: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___的佳人。 

(7)、(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8)、(解释):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言语混乱或空洞,令人摸不着头脑。

(9)、(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10)、1魑魅魍魉(贬)——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11)、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2)、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正例)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13)、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14)、不堪设想——对将来的结果不能想象,预料将来的结果很坏或很危险。〖错例〗这里的防汛斗争,如果离开了d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15)、白驹过隙——白驹(jū):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错例〗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16)、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17)、谖草忘忧,古人有从它的药理上说的,但总觉不十分贴切,我以为不如从它的读音上看为好。谖,与歡(欢)古音相同,故尔意思亦通。《战国策》里的冯谖,《史记》作“冯驩”,驩、歡同从雚声,义得相通,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驩,不可”,驩,即歡。因此,所谓谖草,实即歡草,歡与忘忧亦一事之两面。古人听见谖,自然而然联想到歡,联想到忘忧,此即谐音通感,是《诗经》常用的一种修辞,就如现在人听到“520”一样。(下略)

(18)、出处: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9)、(误用):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20)、C.上贤之,下诏曰.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4、不足为训的拼音

(1)、对了,本周三沐沐老师还会给大家带来一场直播!记得关注哦~

(2)、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3)、“一些字改读音”竟是假的?教育部回应来了!

(4)、错例: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5)、(误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6)、下载网址:http://www.iibaby.net/xiaoxueyingyu0.apk

(7)、(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指虚度光阴。

(8)、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9)、(近义词)空空如也、阮囊羞涩、家徒四壁 (反义词)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腰缠万贯中生学习(czsxuexige)

(10)、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11)、不胫而走——胫:jìng,小腿。比喻事情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错例〗我收到美国朋友给我的来信,发现那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12)、顺便提醒一下,现在网络上关于“曱甴”的相关资讯,查询者需要认真分辨、仔细撷取,所谓“百度文库”“百度汉语”“百度百科”之类的“百科知识”,常常把“曱”解释成“甴”,又把“甴”混淆为“曱”,错舛迭出,不足为训。

(13)、释义: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易望文生义,误解为“大海和农田”。

(14)、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15)、(近义词)稍纵即逝、转瞬之间、弹指之间  (反义词)遥遥无期、久而久之、天长地久

(16)、有个现成的例子,也许很能说明问题。我的第二故乡阳泉市下辖的盂县,乃春秋时期的仇犹古国,发生过著名的“赵氏孤儿”的历史故事。近年来,盂县发现一个保留着大量石头建筑群的古老村落,名叫大汖。在《汉语大字典》里,“汖”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pìn(《字汇·水部》:“汖,普夬切,音派,分枲皮也。又匹刃切,义同。”),一个读作chí(《改倂四声篇海·水部》引《搜真玉镜》:“汖,音池。”《字汇补·水部》:“汖,澄知切,《篇韵》读。”)。可是实际上,阳泉人把大汖读作“大厂”,而盂县土话则读作“大灿”(这也只是一个近似的模拟音)。今天我所能看到的字书,并未收入“厂”或“灿”的读音。这使我联想到“曱”字,可能有未收入字书的读音,比如“嘎”。

(17)、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错例〗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18)、(出自):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9)、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正例)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看。

(20)、1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5、不足为训的读音是什么

(1)、1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2)、1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人某事大体上能使人满意。〖错例〗我国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还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因此,我国的队员不通过补课根本无法参加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错例〗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改“强人所难”为好)

(3)、(示例):这篇文章意义不大,作者所提并非什么石破天惊之见。

(4)、(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5)、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6)、A.像素  座右铭   枉废心机  运筹帷幄B.焦躁  一幅画   准备就序  星罗棋布C.阴凉  竞技场   感恩戴德  和衷共济D.彷徨  白内瘴   亦步亦趋   开源节流

(7)、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8)、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9)、鞭辟入里——形容言词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10)、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11)、(解释):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2)、释义: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3)、(解释):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4)、而且,“为”的小篆承袭的是春秋、战国秦文字的写法,较之战国时代的六国古文变化还算小的。六国“为”字常常简化得只剩一只手和一颗不像象头的象头,无从见其本义。故不足为训。

(15)、(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以揣测得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16)、10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错例〗金教授退休后又被学校聘回,他非常兴奋,初出茅庐,就攻克了好几项国家课题。

(17)、(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18)、10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19)、1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0)、(解释):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1)、并驾齐驱——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起奔跑,后比喻彼此不相上下,齐头并进。〖错例〗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2)、为:作为;期:日期,期限。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3)、A.钟爱 飘飘洒洒 形单影只B.喜爱 纷纷扬扬 遗世独立  C.热爱 洋洋洒洒 绝世独立D.欣赏 沸沸扬扬 倾国倾城

(4)、不过,上面说到的“曱甴”一词,都是在粤语、吴语和闽南语、客家话等南方语系中,而北方语系中似乎没见过“曱甴”这个词。

(5)、(误用):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6)、(解释):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

(7)、10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8)、出处:永言配命,成王之孚。——《诗经·大雅·下武》

(9)、(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0)、近义词:难解难分、相持不下   反义词:分崩离析、迎刃而解

(11)、(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2)、(解释):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

(13)、出处:《黄帝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

(14)、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5)、第二空的成语用来形容雪花,“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