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主要作品精选94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09-12 浏览

韩愈的主要作品

1、韩愈的主要作品有哪些三个

(1)、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具有小说意味,但和当时一般传奇小说仍有区别。

(2)、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3)、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全唐诗》编其诗十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

(5)、薛应旗:陆贽、韩愈不久于朝,唐之所以杂夷也。

(6)、王安石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等。

(7)、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号“东坡居士”,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把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

(8)、叶燮:①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96)  ②举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③杜甫之诗,独冠今古。此外上下千余年,作者代有,惟韩愈、苏轼,其才力能与甫抗衡,鼎立为三。韩诗无一字犹人,如太华削成,不可攀跻。若俗儒论之,摘其杜撰,十且五辄摇唇鼓舌矣。

(9)、(2)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10)、他关于:志同而气和,博爱之谓仁,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以为虽暂先别,终当久相与处,强学力行,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自知者为明,驾轻车,就熟路的论断,象瓦砾中的明珠,光彩夺目。

(11)、这类作品,时人“大笑以为怪”,而柳宗元独以为奇(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答杨诲之书》)。

(12)、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13)、贞元十六年(800年)春,韩愈回到徐州,于同年夏离开徐州,回到洛阳。同年冬,韩愈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吏部考试。

(14)、最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则是韩愈认为春天里最美的景色,就是这早春时的小雨和小草。它们要远远胜于烟柳满城时的晚春景色。在描写春天的诗歌作品中,和韩愈一样写早春之景的少之又少,反而晚春较多。所以韩愈这首诗,取早春景色来歌咏,可见其别出心裁的一面。

(15)、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16)、王祎:考之唐宋,论文章则韩文公、欧阳文忠公(欧阳修),论政事则陆宣公(陆贽)、范文正公(范仲淹)而已。

(17)、《毛颖传》多少带有作者的身世感慨,《石鼎联句诗序》被有些人认为是讥讽当时宰相之辞。

(18)、刘珙:此五君子(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其心则皆所谓光明正大,踈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揜者也,其见于功业文章,下至字画之微,盖可以望之而得其为人。

(19)、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20)、他精彩绝伦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其真不知马也。借物隐喻,针砭时弊,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暇想空间。

2、韩愈的主要作品

(1)、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

(2)、诗中韩愈对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大加赞赏,中唐时期,盛行王孟之流的清丽、清空,而杜甫、李白的作品并不受世人重视,韩愈却在《调张籍》诗文中对其二人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感叹生于李白、杜甫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特别是拜读李白杜甫才华横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境。因此在全诗开端便豪言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4)、薛雪:韩昌黎学力正大,俯视群蒙;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恶太严,进不获用,而爱才若渴,退不独善,尝谓直接孔孟薪传,信不诬也。

(5)、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有:《赠刘景文》等

(6)、陶宗仪:通六经百家学,作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表里。

(7)、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苏洵)兄(苏轼)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

(8)、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

(9)、苏辙的代表作品有:《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10)、同年九月,韩愈入朝任国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长安。

(11)、是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野志士和当朝君臣给对上了。天下不乏人才,而当政者有没有识别人才的能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一个有是发现的意思。

(12)、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

(13)、胡震亨:韩公挺负诗力,所少韵致,出处既掉运不灵,更以储才独富,故犯恶韵斗奇,不加栋择,遂致丛杂难观,得妙笔汰用,瑰宝自出。第以为类押韵之文者过。

(14)、另外,这首诗还具有启发人们发现美、积极向上的作用。这首诗除了叫《初春小雨》外,还有另一个名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当时56岁的韩愈,准备邀请诗人张籍一同出游。张籍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写了这首诗,想要以早春景色之美,来激发张籍的游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韩愈希望张籍不要宅在家中,而是去积极发现大自然的美,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5)、其老家为河南河阳(今孟州)。无意中看到孟州台发起《走近韩愈》,韩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精彩的一部分,不由感慨良多。本来是抱着学学看,毕竟老玩也没什么意思,却不想中华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自认为有点水准的我,却是逐渐瞠目结舌,暗自汗颜。

(16)、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17)、曾巩代表作:《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18)、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运动主要是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的苏轼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这里的八代是指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代;到了明朝的时候,韩愈被推崇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者把韩愈的文与杜牧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9)、王夫之:穆宗在位四年耳,以君子,则裴度也、李绅也、韩愈也。

(20)、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3、韩愈的主要作品和经典名句

(1)、整首诗由近及远,写了春雨滋润万物的品性,整个皇城都弥漫着早春的气息,远比那烟柳飘飞的晚春更有味道!

(2)、赵翼: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恐昌黎亦不自知,后人平心读之自见。若徒以奇险求昌黎,转失之矣。

(3)、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在《进学解》一文中,韩愈做出此句,是为了劝解文中的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从而能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被群贤毕集的上层所选拔出来治国。之后才好引出学生借由先生本身的不幸境遇来反驳先生先前的一套认识,这是以一种问答的形式来抒发宣泄作者怀才不遇和屡次被贬的不满。

(5)、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6)、马允刚:韩昌黎在唐之中叶,不屑趋时,独追踪李杜。今其诗五七言古,直逼少陵,余体亦皆硬笔屈盘,力大气雄,而用意一归于正,得雅颂之遗,有典诰之质,非同时柳子厚、刘梦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过论也。

(7)、如从现实的政治、经济观点着眼的《原道》、《论佛骨表》,从哲学观点立论的《原性》,从传道授业角度说理的《师说》等。

(8)、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9)、辛文房:公英伟间生,才名冠世,继道德之统,明列圣之心。独济狂澜,词彩灿烂,齐、梁绮艳,毫发都捐。有冠冕佩玉之气,宫商金石之音,为一代文宗,使颓纲复振,岂易言也哉固无辞足以赞述云。至若歌诗累百篇,而驱驾气势,若掀雷走电,撑决于天地之垠,词锋学浪,先有定价也。

(10)、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迅速离境。韩愈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离开而得免祸。韩愈随从董晋灵柩至洛阳,其后于二月末抵达徐州。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同年冬,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

(11)、高棅:今观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经,搜罗百氏,其诗聘驾气势,崭绝崛强,若掀雷决电,千夫万骑,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

(1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员外两首诗可以看出其恢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时值中唐时期,任吏部侍郎,心情大好,邀请张籍赏春。第二首,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少年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你不去看,我先去了。官忙年龄大,就没有少年活泼心了,我先到曲江头看一看,柳色它如今深还是不深。我乍一看就是个老咆哮,哪能坐得住呢,爱自然之心,纯天然。

(13)、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反对藩镇割据。

(14)、考试时,常见诗句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出题问对应的作者韩愈或者作品《师说》。或者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哲学原理考察。除此之外,易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这些称谓对应的人物韩愈,我们也得简单的去知道“落进下石”的典故对应的人物为韩愈。这为唐宋八大家人物中韩愈的常见考法。

(15)、《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16)、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17)、元和十五年(820年)春,韩愈抵达袁州。按照袁州风俗,平民女儿抵押给人家做奴婢,超越契约期限而不赎回,就由出钱人家没为家奴。韩愈到后,设法赎出那些被没为家奴的男女,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于是禁止此种风俗,不许买人为奴。

(18)、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9)、当然了,他是教育家: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业大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特的丰硕。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都出自《师说》。

(2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

4、韩愈的主要作品师说

(1)、胡仔: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

(2)、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4)、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韩愈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韩愈七岁时读书,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

(5)、蔡启:退之诗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

(6)、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7)、次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则是描写初春小雨后草沾了雨后的景色。即刚刚开始发芽的春草,稀疏,又矮小,看起来若有若无。它是春草沾雨后的一种朦胧景象。这句诗的绝妙之处便在于,韩愈能够通过春草发芽这一细微特征,来展现早春的印记。事实上,早春二月,如果不仔细去观察的话,很容易便忽视早春的特有景色。

(8)、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概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用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的问答形式和幽默笔触,表现自己的坎坷遭遇,嘲讽社会上的庸俗习气,构思奇特,锋芒毕露。

(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1)、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12)、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

(13)、再一种类型,是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如书信体《答李翊书》、《与冯宿论文书》,赠序体《送孟东野序》、《送高闲上人序》等。

(14)、新年到了,还没有见到盛开的鲜花,二月初时才能惊讶地见到初生的草芽。白雪嫌春光来得太晚,便故意像落花一样在庭中飞舞。

(15)、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16)、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

(17)、以文入诗,故意打破诗歌的传统节奏和圆润和谐之美。

(18)、记叙文继承和发展了《史记》、《汉书》记事写人的传统,善于选择典型的真实事件和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客观的叙述中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如《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

(19)、韩愈到潮阳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宪宗对宰臣说道:“昨日收到韩愈到潮州后的上表,所以想起他谏迎佛骨之事,他很是爱护朕,朕难道不知道?但韩愈身为人臣,不应当说人主奉佛就位促寿短。朕因此讨厌他太轻率了。”宪宗意欲重新起用韩愈,所以先说及此事,观察宰相的态度。但皇甫镈憎恨韩愈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便抢先回答说;“韩愈终究太狂放粗疏,暂且可考虑调到别郡。”适逢大赦,宪宗便于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20)、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5、韩愈的主要作品和名句

(1)、韩愈的散文代表作品是《马说》;名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3)、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

(4)、王世贞:韩公于碑志之类最为雄奇,有气力,亦甚古,而间有未脱蹊径者,在欲求胜古而不能胜之,舍而就巳而未尽舍耳。奏疏爽切动人,然论事不及晁(晁错)、贾(贾谊),谈理不及衡(张衡)、向(刘向)。与人书最佳,多得子长(司马迁)遗意,而至于有所干请于人,则词漫而气亦屈。记序或浓或淡,在意合与不合之际,终亦不落节也。第所谓原者,仅一《原道》,而所谓辨者,仅一《讳辨》,其巳不作可也。盖公于六经之学甚浅,而于佛氏之书更卤莾,以故有所著释,不能皆迎刃也。而他弹射,亦不能多中的,谓之文士,则西京而下故当以牛耳归之。

(5)、四是诗歌,韩愈的诗也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

(6)、在文中,韩愈表达了对朋友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而且以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大量事例,说明了“不平则鸣”的道理。

(7)、“业精于勤”源自韩愈的《进学解》一文,原句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大致的意思就是,学业和事业一样,是在勤奋和勉励当中日渐精通和旺盛的,然而它们也很容易在极易上瘾的游戏享乐中被荒废和淡忘;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在平日里沉心静气的思考中,渐渐养成的,不过这也很容易在跟随世俗,对自己要求不严下败坏。

(8)、诗中第五六两句,更是具有千古佳句之妙,“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诗人以此比喻来写那些妄图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设喻贴切,形象生新,后世提炼为成语,早已家喻户晓了。诗中万丈光焰,磨天巨刃,乾坤间的巨响,太山、长鲸等瑰玮奇丽的事物,都被用来设喻,使诗歌磅礴的气势和诡丽的境界得到充分的表现。

(9)、贞元五年(789年),返回宣城,此后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失败。

(10)、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11)、惠洪:予尝熟味退之诗,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老杜之上。

(12)、抒情文主要见于祭文、书信。这些作品融抒情、叙事和议论于一体,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祭十二郎文》。

(13)、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

(14)、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尚书左仆射郑余庆因谙熟典章,被任命为详定使,引韩愈、李程为副使,崔郾等为判官,对朝廷仪制、吉凶五礼加以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