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1000字精选84句

励志短句
评论 2023-09-11 浏览

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

1、读《爱和自由》孙瑞雪著作后感

(1)、但如果你不差钱,这套书买了也一定不会后悔,因为书中的内容虽然很浅,但大多是新手爸妈们最关心和最急需的,而且漫画图解的方式非常生动直观,如果你是个一看书就头疼的人,这套书应该能让你轻松不少。

(2)、另外,当您的孩子大一些后,还可以看看孙瑞雪老师针对6-12岁儿童敏感期写的另一著作——《爱和自由》。

(3)、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

(4)、孩子被误解(也可能因恐惧、失落……)而哭泣,家长没有引领他认识这种情绪,使他在莫名的惶恐中多了一分焦躁,以哭泣宣泄而出,这是正常的儿童的反应。短时间的忍耐,这种哭泣没有停止的迹象,终于忍无可忍,一番训止,连疏通情绪的门也被关闭,世界里停留了一分焦躁,更没有今后面对这种情绪时的理解和解决办法,一种隐性的成长停滞了……即使多年以后。

(5)、中国传统文化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具体的教育生活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尽量不要给孩子纠错。大致原则是:

(6)、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对自己的孩子犯过这样的错误。或许对于目前的我而言,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篇二:读《完整的成长》读后感)儿童的成长应该是完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成长却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儿做到完整的成长,这需要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使一个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完整的发展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思考。

(7)、关于顺从。旧的教育总是希望孩子对成人的绝对顺从,越顺从就认为孩子越懂事、听话。成人对待孩子似乎能做的只是说教与树立榜样,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表面上顺从,内心根本不想顺从。自由状态下的儿童,因为受到了尊重,所有举止和行动都依赖于自己的判定,结果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就变成了偶然现象。儿童必须通过生活的自理获得身体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获得意志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获得思想上独立。上述3个方面都独立了,完善的人格才会建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也是他意志力没有完善的时候。

(8)、蒙特梭利说:“幼儿教育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我们在提供给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并达到自觉的程度,这正是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9)、 作者孙瑞雪深谙蒙氏教育之精髓,并结合中国特色,从孩子成长发育的角度阐述,列举许多成年人的例子,串起了我们很多关于成长教育零碎的感悟。反观自己的成长,我似乎懂得了自己,今日的个性和童年的环境密不可分,我一直期望改变,然而又害怕畏缩,直至近年,才慢慢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很多事情却豁然明朗,越来越好。

(10)、于是我开始一本又一本地买育儿书,有的是冲着作者的名号去的,有的是被书名吸引的,反正那几年里,我如饥似渴地吸纳着四面八方的知识。

(11)、人的成长必须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爱,一样是自由。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

(12)、第二种叫情绪化的爱,也称为不正常的爱。就是老一辈常说的,亲开亲死,打开打死。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很好,不开心的时候就爱搭不理,甚至把孩子当成出气筒。

(13)、范围包括行为领域和心理领域,任何侵犯个人“自我感”(包括伤害自己)的行为都是暴力行为。

(14)、几个月后他会改变。但是当他把手伸出来,你在边上大惊小怪的说:“不许打人!”他知道这叫打人。好了,他兴奋了,开始真打人了!孩子们没有什么恶的意识,除非成人不自觉的强化它们。比如说儿童所有的智力都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的,一个孩子你对着他说“大、小”数着楼梯念“3”他不一定理解你说的是什么,因为他的敏感期还没到。

(15)、尹建莉老师的这本书相信不少年轻家长都早已看过了吧,因为实在是太畅销了!

(16)、再回头看看《完整的成长》发现,证实,童年是人生基础的奠定,人的童年不是跟随在父母及朋友、老师的指定、计划,而是跟随于自己的内心,遵循于内在自然发展规律。

(17)、上面推荐的10本书并不是说必须本本都看,个人认为,与其买来一堆随便翻几页,倒不如就买上两三本仔细看完。

(18)、23即使有些家长给予孩子宽松的环境,不训斥孩子,但他们在一旁说教也容易使孩子丧失信心。蒙特梭利说,最有害的莫过于丧失信心。童也是这样的,蒙特梭利说,如果儿童尚不能顺从自己的意志,那就更不用说顺从别人的意志了。

(19)、05幼儿期是形成意志的关键期,儿童都在学着依自己的能力遵守规则,顺从事物的规律,建立真正的顺从,但难度太大就会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果。顺从才是儿童的正常状态。当儿童不顺从的时候,正是他没有能力顺从的时候,那是他的意志力没有完善。

(20)、宝宝出生后,新爸新妈们哪怕忙到再不可开交,这本书也一定要抽空多看看。这么说吧,如果你没太多时间看育儿书,那就看这一本好了,准没错!

2、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1000字

(1)、爱,是平等。我们没有权利命令与干涉,即便是我们的孩子。从他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与我们就是平等的,他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而不是附属于某个生命。要尝试着蹲下来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让孩子仰视我们,请相信我们的每一个或好或坏的举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

(2)、只有通过这样丰富的内在感觉的体验,孩子才能逐渐对身边的事物形成具体的感觉,然后明确“苹果”这个事物在他大脑里的概念。

(3)、宝宝的睡眠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怎么才能让小家伙乖乖睡觉呢?看看这本《婴幼儿睡眠圣经》吧,从孩子出生起一直到青春期,你很可能遇到的各种有关于孩子睡眠的问题书中都说得详详细细了。

(4)、更有些心急的父母,都想着要带孩子上医院看看,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正常的了!其实这些都是对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存在误区。

(5)、虽然看完后有些人会觉得这种育儿方式未免太理想化了,而且书中提到的也只是一些个例,但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很多育儿理念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位在中国式传统教育中长大的年轻家长们好好学习。

(6)、一般孩子达到顺从有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半顺从半不顺从,相互交织。通常在三岁之前的孩子都会处于这样的状态,孩子从出生开始,他的行为都是遵从天性的,自我探索发展的。此时,如成人去干扰孩子,就是对自我成长天性的干扰,在这种干扰下,孩子将会表现出不顺从。如按照天性去给予支持和帮助,孩子是愿意顺从的。成人的支持,需要符合孩子自我发展的天性需求。

(7)、仔细想想,我们只有小心地检查自己,尽力克制我们的偏见、弱点、较低的意识层次,尽可能以我们最好的举止和语言面对儿童,才可能谈得上客观。

(8)、如果你真的把这些书都读透了,并运用到实践生活中,那我相信你肯定能把孩子养好。

(9)、如果爱孩子的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孩子就知道这份爱是稳定的,孩子知道他不需要刻意去讨好父母来获得关注,那么,他就会把精力放在发现和认识这个世界上。当父母的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给孩子正确的爱呢?

(10)、原来,儿童在开始发现自己的身体,探索、开发自己的身体的时候,也和成人一样着迷,也会充满挑战和探险精神。当身体的一种功能被唤醒,儿童就会尽情地重复使用,反复练习,一直到他自己困了累了,才会躺下。

(11)、07好动,完全是在儿童自发的活动遭到破坏以后,儿童没有发展的目标才出现的。

(12)、“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各自独特的精神胚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会按照自己预定的、独特的模式自我发展,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幼儿教师需要给予他们的是充分的爱、自由的环境,是爱与自由,让孩子成为自己,实现精神独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13)、《爱和自由》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幼儿教育演讲录。孙瑞雪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蒙式教育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全书以爱和自由为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规则和平等。全书看完,刷新了很多教育观念,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从爱开始说起。

(14)、我们的整个发展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这样的发展状态,我们所创造的环境就活了,就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了。我反思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刻都在转,虽然工作也井井有条,也能把家收拾得整洁、有序、明快,但这依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它缺乏自我成长。我们每一个成人,都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和儿童一起成长。

(15)、孙瑞雪说,用心灵和儿童对话,把儿童当儿童对待,而非是成人对待。她在儿童的解读过程中,认为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因为她认为智力的发展源于自身感觉的反复丰富和训练,而非知识的填充;她认为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是童年时期建立的,这种认识将持续整个人生;安全感、独立性、自信都源自一个稳定的爱的环境;让孩子成为自己,需要的是自由。概括的说,也就是书的名字,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16)、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反复要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武断甚至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这会阻隔孩子认知世界的路。

(17)、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有多重要?儿童成为自己的时候,他会形成一个自我,然后成为实现自我的人,最后他就能走出自我。从孩子1岁开口说“不”开始,就是自我形成的开端,他爱说“不”,什么都是“不”。这个时候他不是想要和你对着干,而是他需要建立自我。当孩子把自己建构起来了,就会用下一阶段的时间把自我跟现实的外在世界搭建一个桥梁。我们的任务是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18)、他们的成长,尤其是头6年,不是成人教授的结果,而是依靠成人提供的环境自己建构的结果。这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原因。

(19)、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

(20)、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3、孙瑞雪爱和自由的句子摘抄

(1)、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孩子们需要通过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

(2)、例如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力提倡母乳、母婴同室等,对于“孩子该如何睡”“睡在哪里”也有着更人性化的指导,对于那些超级难带、经常哭闹的宝宝书中也给出了最柔性客观的分析和建议。

(3)、什么是爱,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由自由走向独立。

(4)、《爱和自由:孙瑞雪幼儿教育演讲录(全新增订第4版)》是孙瑞雪教育机构经典图书《爱和自由》全新增订第4版。从第一版到今天的第4版,《爱和自由》已经走进几十万个家庭。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她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长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  应广大父母的要求,此次增订,在保留原有全部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孙瑞雪老师全新经典讲座,向读者系统全面地阐述“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在新增的《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这一篇中,全面讲述了孙瑞雪教育机构“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一详细讲述了爱、自由、规则、平等的教育,讲解了广大父母关心的如何给孩子爱,讲解了家庭使用的3大规则,幼儿园实践中的7大规则等内容。这些在上一版中是完全没有的。  在新增的《儿童成长中的自由》这一篇中,集中讲述了儿童应当拥有的5  大自由,解答了众多父母所困惑的问题:到底该给孩子多大的自由?

(5)、孩子的出生,是我这一年多以来生活中最大的变化,也将影响到未来十几二十年的生活。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重要责任。可是,要怎样去做一个好妈妈,要怎样去帮助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却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社会上有那么多中小学校,有那么多职业教育的机构,唯独没有普及的家长学校,告诉困惑中的父母、祖父母们如何做好孩子的监护人。

(6)、孙瑞雪说:我们是搞儿童教育的,但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成人的了解和研究。因为,如果我们不成长,我们无法了解儿童,无法做这种高于我们意识形态的教育。成长需要寻找一个途径,观察儿童能帮助我们找到成长的路。我们必需与儿童一起成长。

(7)、这本书出版20多年来,在全球持续畅销,今年5月份中文版第6版正式上架。《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是由美国儿科学会超过100名儿科专家集体编著和审阅共同完成的,全书将孩子从出生到5岁所可能涉及到的大小问题全部讲了一遍,内容细致到堪比教科书!可能正是因为内容太全太细了,再加上排版也很密,所以很多人买到手后很难有耐心看下去。

(8)、儿童生来就不是一种物体,他们不是成人需要灌注的容器,更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

(9)、这本书是一个读者强烈推荐我看的(囧,忘了是哪个读者了,非常感谢!),按她的意思说是她在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比如发烧啊、湿疹啊什么的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并且按照书中的方法和经验去操作,非常有效。听她这样一说,囤书狂的我哪还有不买的道理~

(10)、还有博爱一词:“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毛泽东《祭母文》中语。

(11)、15想操作这个教具,就必须进行自我控制,那是他心中的规则,那么这种能力是儿童能够达到的,他就遵守了,他也顺从了这一规则。

(12)、孩子一旦一开始就觉得差了,那对他的自信心可能会有所打击。

(13)、我们必须依靠规则来保证每一个活动范围内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这就是平等的初始。我们不仅要依靠规则来管理孩子,更要约束我们自己。只有在人人遵守规则的环境下,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规则是这一切的前提。

(14)、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担任过班主任的我,在此书的阅读中,也渐渐放下执念,心中泛起层层悲悯的涟漪。正如王君老师所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面对十三四岁的孩子,那些你不曾参与过的他们的成长,那些因为没有被好好滋养后留给你的“问题”困扰着你,他们在你苦口婆心,在你软硬兼施后却收效甚微,甚至变本加厉,虽然所幸你只陪他们走一程,然而深深的挫败感不正在渐渐销蚀着你职业的幸福感吗?那些从其他幼儿园转到孙瑞雪“爱和自由”幼儿园的孩子变化之大,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让我感动而愧疚”,认识每个孩子,尊重每个生命成长的节拍,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这样的“因材施教”因为有着理解的心理学渊源,才不会是伪善。

(15)、17如果你不训斥他,而是提醒他、宽容他,给他时间观察和自我调整,他就会发现这种规则,然后他会试着去做,虽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都没有关系,儿童会把这些内化,也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习得。当这种习惯一旦巩固下来,它就会为儿童服务,也就是说,这种习惯就能为儿童的意志所用。

(16)、书中举了大量的实例,甚至包括作者的迷惘与解惑,用最真实的感受传达了她的一份担忧,一份责任。

(17)、爱,要不忘初心,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在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中自我成长、自我蜕变,完成生命的自我创造!

(18)、很多的孩子就在父母的高压状态下,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成绩更是节节下降,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9)、所以,建议还是适当的学习一些幼小衔接的内容!

(20)、理解孩子。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成人喜欢控制和压制他人的最根本原因。当成人不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时候,可以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已经被世俗蒙蔽的思路去理解孩子,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作为家长,要在习惯上容忍孩子的自由,尤其是孩子“吵得很”的时候。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做他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

4、孙瑞雪爱和自由读后感300字

(1)、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2)、父母们在告诉孩子这是“苹果”的时候,不只是用语言来描述,更要让孩子摸苹果的外形,闻一闻苹果的味道,啃一下苹果的口感。

(3)、如果说上述这些书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照顾不满1岁的孩子的日常起居、养成孩子哪些好的习惯,那么阅读《爱和自由》则让我明白: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外显、开始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时,父母应该给予他/她怎样的爱与理解。

(4)、爱,是平等。我们没有权利命令与干涉,即便是我们的孩子。从他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与我们就是平等的,他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而不是附属于某个生命。要尝试着蹲下来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让孩子仰视我们,请相信我们的每一个或好或坏的举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

(5)、所以,咱国内育儿专家们的好书也是很有必要看看的,比如育儿男神崔玉涛医生的这套《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说实话,这套书真心不便宜,全套10册买齐了得花近200块大洋了!

(6)、现在许多个人自媒体博主都在网上发表文章,还会为自己加上各种各样的专业身份标签,比如”育儿专家“”国内知名亲子教育专家“等等。不得不说,“专家”这个头衔真的很容易让人盲目信服。

(7)、有勇气向别人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学会知道每个人都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8)、总感觉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一种力量,让他一会儿也闲不下来,只要是醒着,就不停地爬呀~找呀,站起来,坐下来,再爬~再找……一直到困了,饿了,才嚎出不耐烦的叫声,来表达他的不满。看了书中一个小例子,我会心的笑了,原来天下的孩子都一样呀。例子是这样的:

(9)、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

(10)、西尔斯爷爷的最经典著作,被很多年轻父母称为“育儿圣经”。这本书虽然也有大量的育儿科普知识,但不同于《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的是,它更多地是在传达一种育儿理念:如何让孩子和父母更开心、更快乐,关系更紧密。

(11)、爱,是相信。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是有能力成长的,是比我们更强大的!

(12)、请记得,今后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而孩子也要在成人的角度,看到成人的问题。

(13)、作为父母,我们真的懂得“爱”吗?我们真的在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吗?爱基于理解,爱也需要学习,阅读这类书籍,就是我们学习爱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逐渐变得平和,也更懂得该怎样去爱。

(14)、我们现在的小学,很多都是需要幼儿园的知识储备的。比如认字,算数,拼音等。假如拼音一点基础都没有,到了小学,前期可能跟不上快节奏的课堂。

(15)、总园在宁夏银川,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设有8所幼儿园。

(16)、孙老师认为,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相比,我们落后了一个世纪。我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由我们成人教育出来的,可20世纪初这个教育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开始产生了变革:儿童将依靠自己的内在精神发展自己。可我们今天依然认为,教育以发展孩子智力、掌握知识为首要任务。20世纪初,人们已经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差别在于,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生命,极大地发展人性和开发人的潜力。这样一个观念要深入人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17)、第一种爱叫做父母没有长大。很多父母本身就是不会付出爱的个体,他们自己都没有长大,所以没有耐心去关爱孩子。比如我们有的爸爸,下班回家,依旧只顾玩游戏,对家务不管不顾,还抱怨妻子有了孩子就不关心自己了。不但没有担当起爸爸的角色,自己还像个大男孩。

(18)、自由、美好、真实、自然。比如家里的环境,整洁、有秩序、简洁、明快,有生命的环境。每个人一旦处于变化中,他就会像一条河变得有了生机。生命对于生命的感觉是相通的,和谐的,一种力量赋予和传递。儿童的能量来自于我们的爱,依靠爱获得安全感来发展自己。儿童的精神是纯洁的,不仅有自身有待发展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诚实的反映出家长身上的问题。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同时,作为家长,也要不断的发展自己。

(19)、 我第一次知道了“精神胚胎”,明白了成年后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惊讶于孩子的“吃”居然能发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对“自由与纪律”、“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等有了科学、理性的认识......一边接受着书中的理论,一边饶有兴味的观察着孩子的活动,心头萦绕的是安静的喜悦。我不再怀疑自己爱的能力,我相信我可以走出爱的误区。

(20)、认知方法是实物教学法,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去触碰实物,了解实物,这种方法产生的认知是更接近真实的,能更长久的形成儿童的身体记忆。

5、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1)、爱使孩子走向独立。如若孩子不独立,他就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奴役,整天观言察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就容易丧失自我,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充足的爱可以让孩子走向独立,独立使精神得到发展,为智力发展提供基础。爱其实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细微的情感,一种心的投向和归属,但那种投向中有安全感、轻松感、幸福感,一种完整的、被解救的感觉。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拥有心灵的自由,这样才能发展的更好,这是我们所有家长希望看到的。但是往往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童年大多成长的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已经潜意识的积淀在我们身上,我们会用这些东西对待孩子。所以,请保持你的耐心和爱,让孩子自由,心灵不受禁锢。

(2)、到了小学更是不得了,必须门门而且次次考100分,要是哪次考了99分,就能把孩子训半天,让孩子分析为什么丢了1分?

(3)、蒙特梭利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精神胚胎”的概念,告诉我们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自己会吸收。

(4)、孙瑞雪同时建议父母,在孩子构建概念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准备不同的事物,比如孩子对形状感兴趣的时候,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东西各准备两三样。